等他得到了官职后,定然会百倍奉还!
在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第二年,又一次信心满满地出发。
这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的殿试上,虽没有取得状元,但也得到了榜眼的好成绩,再加上皇帝的赏识,获得到了县令官职,也没有留在了宫中。
回到家后,他开始火急火燎就迁家赴职,上一年积攒的怨气,终于有了可以发泄的口子。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把火,立马就烧到了前年,从这一位县令身上抢走钱财的人。
一道斩立诀立马到了那人的家中,在第二天的时候,就被处死。
可见当年的书生,并没有将这一件事忘记,在得到了官职后,第一时间就报复那一位从自己身上抢走了钱财的人。
当一件事出现后,再也没有人胆敢惹那些书生,生怕自己会招惹到了未来的大官,到时候自身遭到杀身之祸,就怨不得别人了。
即便没有这种事情发生,读书人永远都有着不小的地位,文化学识在什么时候都会被所有人认为是最高的财富。
和经商人手中挣来的财富有着截然不同的存在。
读书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到其他文化,也能够读懂书上的许多文字。
当然也可有相当一部分人,有着极其的动手能力,制作出了很多方便的工具。
也有不少人通过自己的意思撰写出属于自己的书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或者是其他领域的东西,这些无不都来源于个人的学习能力。
因此被认为最有价值的人,这一点上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在他们这些读书人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当今所有的知识和智慧,给人一种什么都知道的感觉。
这也给了很多人一个感觉,无论是否最后考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功名,和读书这一件事上沾上了,都会有着一些好感,也不会受到冷眼之类的。
当然,这种情况都是没有经历过第一次参加考试的人。
要是经历过了一次考试后,不幸落榜,那就很有可能受到冷眼相看,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毕竟名次有限,总有成功,总会有人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落魄书生也是常态。
有些人一生都不得志,有些人得志后,仕途不顺,也是大有人在。
或许也只有在考取到了功名,在金榜题名时,才是最高兴的时候。
这些考取了功名后的人,大多也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在喜事临门过后,也是大悲大喜的日子。
天下的读书人都渴望着金榜题名,但并没有可以接受大喜大悲的收场,有人意难平,也会有人全身而退,最后安隐于林,这些事情放在那里都不稀奇。
只是会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别无用处。
但至少可以让所有人都可能在某一个时刻记住这些人的名字,这可是普通人当书生时,唯一有可能出现巅峰时刻,没有人可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