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豆角本身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起轻微不适,可以混淆视听。
打定主意后,李三将巴豆粉重新包好,藏进袖袋。
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热气腾腾的厨房。
帮厨的杂役正在忙碌,大锅里炖着骨头汤,另一个灶上正烧着水准备焯豆角。
“豆角洗好了吗?水快开了!”李三尽量用平日的语气喊道。
“好了好了,李师傅!”一个年轻杂役将一篮子翠绿的豆角端过来。
水开了。杂役将豆角倒入锅中焯水。
片刻后,豆角变色变软,被捞出,放在一个大竹筐里沥水。
就是现在!
李三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他趁杂役转身去拿其他食材的间隙,迅速凑到竹筐边,假装检查豆角的熟度,右手飞快地伸入袖中,掏出油纸包,用指甲挑开一个小口,将大约三分之一的巴豆粉,均匀地、快速地撒在热气腾腾、湿漉漉的豆角上!
粉末遇到水汽,迅速粘附在豆角表面,颜色也与豆角相近,不仔细看,极难察觉!
做完这一切,李三迅速将油纸包塞回袖袋,退后一步,额头上已满是冷汗。他强作镇定,对杂役吩咐道:“沥干点,等下炒的时候多放点油。”
“知道了,李师傅。”杂役不疑有他,继续忙碌。
接下来的烹饪过程,李三亲自掌勺,他将那些拌了巴豆粉的豆角,与肉末和其他配料一起下锅爆炒。
高温和油脂,进一步掩盖了巴豆粉可能存在的异味。
出锅时,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肉末炒豆角便完成了。
午膳时间到。
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排队打饭。
今天的主食是白米饭,配菜有红烧肉、肉末炒豆角和一碟清炒时蔬,还有一碗蛋花汤。看起来丰盛无比。
李三站在打饭窗口后,眼神躲闪,不敢看那些兴高采烈的孩子。
他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药性不要太强,希望只让少数几个孩子有点不舒服就好。
孩子们领到饭菜,开心地回到座位大快朵颐。
那盘肉末炒豆角很受欢迎,尤其是里面的肉末,很快就被抢光了,豆角也吃了不少。
起初,一切正常。
饭堂里充满了咀嚼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
然而,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就在午休即将开始时,异状开始出现。
最先是一个坐在角落的、约莫七岁的小男孩,他突然放下饭碗,捂着肚子,脸色发白,额头上冒出冷汗。
“先生,我肚子好痛。”他虚弱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