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试图走捷径的部分人以外,还有一些明星,直接询问玛丽苏,能不能签约,签约能拿到什么资源。
苏哲哪有那么多创意?玛丽苏也没那么多资源和体量,签约艺人已经不少,只能婉拒。
但玛丽苏内部的艺人,也出现派系,想要从苏哲手里获得更好的资源,出现下一个吴佩佩。
总之,麻烦事儿一堆。
但如果别太深究,苏哲现在十分舒心,去哪里都有人处心积虑地讨好他。
他相对干净,不玩脏的,某些人就谄媚地敬酒,说小话、戴高帽,捧得他开开心心。
这反差感,还挺开心的。
当然,还有实际利益,苏哲在微博上宣传一句《唐人街探案》,又在朋友圈吆喝了一声。
根本不用发红包,就有很多明星主动转发:
【期待苏老师的新作《唐人街探案》,今年春节档,一定支持!】
【我是苏老师铁粉,《唐人街探案》,我先预定好电影票了!】
【喜剧侦探片,苏老师永远不会放缓创新的脚步。支持。】
【预告片太帅了,我喜欢秦风的思维迷宫。】
这让《唐人街探案》的声势浩大,至少网友们都知道了这部电影。
这比起前世强多了。
在网友们知道电影后,苏哲继续深入更加细致的宣发,对小众侦探迷,宣传这是一部逻辑缜密的本格侦探片,秦风将会是华夏最出名的虚拟侦探。
如《侦探版预告片》,特别剪辑了秦风思维迷宫、推理、讲解密室的片段,根据大数据定点投放给小众影迷。
但对大众影迷来说,宣传侦探片可能是劝退的点――谁大过年去电影院看凶杀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去年看绝症,今年看凶杀?苏哲你特么晦气不?
所以宣传重点是喜剧――
各种喜剧桥段剪进了《喜剧版预告片》里,在媒体上大范围投放。
而李道强,以及参演电影的一众喜剧人,也成为了采访重点。
这一系列宣传手段,充分利用了大数据,而众所周知,这种精准广告花费不菲,但苏哲咬咬牙全都同意了。
除去综艺节目、明星转发等免费的宣传手段,其他方面苏哲至少花费了上千万进行投流,效果却堪比几亿的宣传费。
按照好莱坞商业片的投资比例,宣传费本就要大于制作费,苏哲还算省钱了。
但华夏电影圈实打实的宣传费通常更低,更喜欢用明星、名导、炮轰等廉价手段进行宣传。
苏哲巨额的投入和强大的宣传,让圈内外惊诧:
“苏哲下血本了,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滑铁卢?”
“他对这部电影没信心了?之前都不怎么宣传,全靠口碑营销。”
“这部电影没人死吧?我看他还怎么卖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