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克雷洛夫,这支叛军是从哪里来的?”亚历山大二世问道。
他这次对三处的工作非常不满。
克雷洛夫低着头道:“陛下,这支叛军是从沃伦——波多尔高地杀出来的。之前在那里就有一支匪军盘踞。波塔宁总督曾经多次派兵去围剿,不过对方非常狡猾,总是躲在山林里面不出来。上半年,波塔宁总督还上报说他们捣毁了这支叛军的窝点。现在看来,那只是障眼法。”
“就这样还能被骗了,真是蠢货。沃伦高地?”亚历山大二世突然想到什么。
沙俄的领土实在是太大了,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陛下,根据协议,我们不能在那里大规模驻军,对面就是摩尔达维亚,现在奥地利人间接控制那里。”
“有没有证据,证明跟奥地利有关,又或者是土耳其。”
“这……这倒是没有。”
这样就更加奇怪了,这样一支叛军要说背后没有一个势力支持那是不可能的。
博赫丹的使者通过敖德萨的海陆确实已经到了伊斯坦布尔,在这里,土耳其外交部的一位大臣秘密会见了这位使者。
这是艳妮安排的,因为她想要将反抗军的这次行动利益最大化。
如何将利益最大化,那就是要让沙俄周边的水更浑。
乌克兰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曾经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他们一直想要收回来。
现在博赫丹直接告诉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愿意归附伊斯兰教,并且带着鞑靼汗国臣服于奥斯曼帝国。
这样的条件非常诱人。
要知道博赫丹刚刚占领了大半个乌克兰地区。
使者与奥斯曼大臣见面的地点刚好通过沙俄情报人员的一个线人上报了上去。
艳妮在伊斯坦布尔待过一段时间,知道沙俄人在这里有不少情报人员,她很早就留着一条线,以备将来的需要。
不得不说,这女人做情报工作心还真的细。
这个情报自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圣彼得堡。
就在这个时候,沙俄的大军从基辅一路浩浩荡荡地向敖德萨开来。
然后当他们到敖德萨的时候,这里再次变成了一座空城。
城内的工厂、物资全都被叛军搬走,甚至连那些懂技术的工人都被抓走了。
马振英的意思是要在沃伦高地建造一座永固根据地,这座根据地应该有有一定的工业生产能力,至少要能够帮反抗军修理制造枪械。这样可以减少反抗军对外界的依赖。
所以他们这次占领敖德萨,除了是向欧洲宣布这支力量的存在,还有一个目的是搬走这里的工业设备。
敖德萨是乌克兰地区重要的港口,这里可以联通多瑙河,与欧洲内陆的贸易频繁,自然也有一些工业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