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公共电报线路上的信号可以在这里监测到。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电报都是采用明码,还没有人尝试通过电报来窃取情报。
华族算是第一家。
“站长,刚刚截获一份基辅发往巴黎的电报。沙俄人想要修建从莫斯科到秋明的铁路,并且想要将其一直延伸的托木斯克。”
艳妮赶紧接了过来,这是一份很长的电报,上面叙述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以及建造的难度,沙俄想要法国与英国在资金以及技术上给予他们支持。
“嗯,非常好,所有从沙俄经过维也纳发往巴黎的电报全部都要记录下来。”
艳妮想了一下补充道:“包括那些商务电报。”
为什么连商务电报也要截留呢?
因为商务电报中也包含了很多情报信息。
比如可以通过这些商务往来,推导出沙俄国内的经济状况。
电报监听处的负责人当即领命。
这处地下室才是华族欧洲情报站的大脑所在。
艳妮又走进情报分析室。
在这里,一群人正在将刚收集来的情报进行整理归纳。
见到艳妮过来,他们才停下手中的事情。
“不用管我,你们继续吧。”艳妮看到他们正在用算盘计算什么,摆摆手让他们继续。
她上前瞥了一眼,原来是在计算经济数据。
这个时候,一个带着眼镜的男子将身前的算盘给推开。
“算好了,站长,这里是奥地利今年的进出口总量,咱们与他们的贸易额已经占据他们的百分之三十五,稳居第一位。”
这些结论都是根据情报中得到的零散数据一步步推算出来的,非常不容易。
“其他几个主要国家的呢?”艳妮问道。
“还在计算当中,英国人和法国人那边的数据不全,我们只能根据他们报纸上刊登的数据进行推算。”那个眼镜男回答道。
此时的国家信息公开还没有那么完善,这些数据,有些政府当作机密保存,根本不会公布出来。
欧洲站的同志只能多管齐下,将零散的数据整理到一起去。
艳妮勉励了一番,这些人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地下室中工作,确实比较辛苦。
她离开情报区,穿过一道走廊,这里的空间要宽敞得多,周围的墙壁上挂着运动器材,边上还有摆放武器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