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司令,属下一接到通知便从乌里雅苏台赶来。”
“知道叫你来有什么任务吗?”
“明白,属下最远曾去过秋明和叶卡捷琳堡。沙俄人从其本土到北海以及远东最常走的路线便是从叶卡捷琳堡—秋明—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城—图伦,然后到咱们厄尔口城,诶…也就是海西城。这条线路是最先转暖的地方,这个季节,应该已经可以通行。”
乔四虹非常聪明,跟聪明人说话让人感到舒服。
而且他的口齿清晰,官话非常标准。讲话也非常有条理。
果然是一个合适的参谋人选。
李开芳问道:“那这条路好走吗?”
“这个季节冻土刚刚融化,道路还有些泥泞,其他都还好,沙俄人一直都在维护这条道路。”
李开芳继续问道:“除了这条路,还有别的路线吗?”
李开芳知道沙俄人一定会在这条线路上设置重兵防守。
“在托木斯克东边没有其他的道路了,北方林原之中只有猎人小路,危险重重,不适合大部队,更不要说骑兵。到了托木斯克之后,倒是可以选择走鄂毕河水路直接到秋明城北面。”
李开芳一边听乔四虹讲述,一边看着地图。
这份西伯利亚地图还是缴获自沙俄人的。
上面标注的沙俄人城市主要都靠近南部地区。
北部靠近北极的地方,顶多只有一些小型据点。
华族要收回西伯利亚的控制权,最快的办法就是攻占沙俄在南部的城市。
这里的几条主要河流勒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都是南北走向。只有控制了南部的河流上游,那么沙俄人在北部下游的一些据点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因为沙俄人在下游的聚点主要的功能就是从当地土着的手中廉价收取皮毛,然后在夏季的时候逆流而上,送到上游的城市中销售。
在这条产业链中,核心是上游的城市。
没有这些上游城市,那些下游据点中的沙俄人连过冬的物资都无法获得。
“我们都是骑兵,走水路恐怕也不容易啊。”李开芳叹了一口气。
茫茫北境,地广人稀,步兵作战行进的速度太慢了。
只有用骑兵快速突进,方可快速取胜。
按照这里的天气情况,一年中适合作战的时间不会超过五个月。
他必须要在五个月之内结束这一阶段的战斗。
“司令,其实属下觉得沙俄人的反击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咱们又何必急着去出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