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问题是,两位大和尚的菩提偈,到底谁更胜一筹,谁境界略逊对方呢?
守真与千山的菩提偈,看着相似,其实歧义甚大。
一个说‘菩提本无树’,另一个却说‘身是菩提树’。
你说‘明镜亦非台’,我就说‘心如明镜台’。
但最关键的还是末句,守真大和尚说‘何处有尘埃’,是否认了‘有’,强调了‘无’,即一切世俗诱惑皆为梦幻泡影的佛家思想。
而千山大和尚的‘何处染尘埃’,却是强调‘放下’、‘解脱’,同样是佛家至理,虽不输给守真,但确实各有不同。
“大师?”
“闭口禅大师?”
两个老和尚都不忍与好友争执,只能寄希望于范离,请他帮两人分出高下。
范离也笑看着两个老和尚,却仍是不说话。
他又把目光投向慧海大和尚。
同为高僧,千山和守真已经有了感悟心得,难道慧海就一无所获?
当然不是。
只是,慧海看两位老友已经出现分歧,自己的收获也确实与两位老友不同。
他怕伤及多年友情,一时竟不想说了。
“慧海,你……”
这时,千山和守真也反应过来,还有一位老友始终沉默。
两個老和尚羞得满脸通红。
千山强行挤出一抹笑容道:“慧海,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其实,论佛法智慧,我与守真可能都不如你。”
守真眼皮跳了跳,但终究没说出反驳的话。
“那……好吧。”
盛情难却,慧海大和尚终于点了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前一句,与守真大和尚的菩提偈一模一样。
守真闻声大喜,以为找到了知音!
千山却面色十分尴尬,颇有些自讨没趣的样子。
但两人听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猛然意识到慧海确实比自己高出一筹!
其中既包含了对‘有’和‘无’的理解,同时也有‘解脱’、‘放下’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