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帧都可以拿出来做壁纸的概念。
只不过现在的动捕技术国内是零,转描技术倒是发展的还不错。
神秘海域中就用了大量的转描技术来做特效。
比如公主手里会发光的剑还有会发光的面甲和眸光。
转描技术在真人电影中可以理解人工逐帧抠绿。
拍摄的时候公主手里的剑就是一个普通的剑,但是拍完后特效师逐帧把剑画出来然后加上光效。
好莱坞很多大片也是用这种技术,就比如星球大战里面的光剑对砍,还有激光biubiubiu。
只是好莱坞已经开始抛弃转描技术,在转向3D技术后转描对好莱坞来说就太原始了。
大船就用了动捕技术,成片效果非常不错,也是动捕技术的发展,才让卡梅隆有条件拍摄阿凡达。
很多牛逼的技术其实早就发明出来了,3D摄影、动捕等等都发明出来好些年了。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还不成熟,而且单独拿出来非常鸡肋。
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会爆发出不一样的能量!
好莱坞朝着高科技的道路一去不复返,转描这样的技术自然会被淘汰。
不过转描技术在日本发展的非常好!日本的动画基本都是用转描技术来做的。
日本和好莱坞走了两个不同的路线,不过都非常成功。
后来的中国电影嘛,两个都没用好,转描工作量太大,动捕成本高。
索性就偷偷懒了。
至于陈时平嘛,他两个都不想放弃,不是所有的片子都用的起动捕的。
而且国内现在没有动捕技术,转描必然不能抛弃。
冰雪奇缘要用哪种技术也需要商量。
是砸重金去英国找人来做动捕,还是先用转描对付一下。
杨师傅和陈时平一起和特效工作室的人在商量到底用哪种技术比较好。
北大研究室的负责人很兴奋地说道:“我觉得两个一起来比较好,去英国做动捕,我们的人也可以过去学习一下。”
陈时平摇摇头说道:“学不了的,没有动捕摄影机,你看一百遍也没用。”
“那就买啊,买回来我们再研究!”
“人家有专利啊,直接买设备吧。”
研究室的负责人顿时无奈,忍不住抱怨国内的电影器材厂都在搞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