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劝降声中,一些蠢蠢欲动的士兵们瞅准机会开始逃亡,趁着夜色,把枪一丢,举着手向对面的国防军阵地跑去。
一夜之间,便有近千人逃亡,英军的抵抗力度也明显下降,李潮仁便下令进行更进一步的劝降。
对于高级将领和军官们来说,这种广播式的劝降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他们需要更加“体面”而“真诚”的方式。
因此,李潮仁下令,命第3装甲师装甲团团长林春荣率领坦克部队直接突入新加坡,但不是进攻,而是将自己的亲笔信交给英军司令。
21日清晨,林春荣坐在坦克内,在他身后,有20支坦克连,足足302辆37式坦克。
“出发!给总司令送信!”
林春荣从坦克内探出身子,环视一圈,向着身后挥了挥手。
紧接着,三百多辆坦克启动起来,轰隆隆的巨响瞬间席卷战场,当面的英军几乎都被吓的不敢还手,连忙躲开。
就这样,这支规模巨大的坦克部队以相当密集的阵型冲到新加坡要塞外,随后停在了要塞之下。
通过喇叭与对方沟通了一番,林春荣亲自下车,在一名翻译官的陪同下,信步走入要塞。
沿路的英军神色各异,或是恐惧,或是茫然,或是愤怒,或是平静,林春荣只是淡淡一笑,随着传令兵走进了邦德中将的办公室。
在这个不大的办公室里,坐着英军的主要将领,双方互相打量了一番。
邦德看着这个带着些书生气质、又有着一股难藏的锐气的中校指挥官,心中不禁想起中国的一个成语——
单刀赴会
林春荣向着在场的英军将领拱了拱手,道:“诸位,我奉我军总司令之命,为诸位送来劝降帖。”
“望诸位,好自为之!”
说着,林春荣将这封印有“三军司命”四个大字的劝降帖递给了一旁的卫兵,在检查过后,送到了邦德中将的手中。
在信中,李潮仁并没有强调己方的兵力如何强大,也没有强调对方的武力如何,只是向对方说明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
从2月15号到今天,已经快一周了,整个新加坡已经陷入了严重的缺水中,无论如何,在三天之内,求水的人群就足以将英军撕碎了,那么这座城市就将不攻而破。
除此之外,李潮仁还将对方的失败归咎于少数人的迂腐和政客们的愚蠢,言下之意是:
诸位,非战之罪,赶紧投降吧,不投降的就是那“迂腐的少数人”。
相比于日本,向中国投降的心理压力自然要小得多,无论是从国家位格,还是从“是不是人”的问题上,都是如此。
随即,英军派出使者代表新加坡方面进行磋商,邦德等人显然没有与伦敦方面沟通,毕竟伦敦的老爷们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他们投降的。
2月21日傍晚时分,国防军的坦克部队又出现在了要塞前方,如入无人之境,让英军异常难堪。
林春荣爬上坦克
(buduxs)?()(),
?(不。读小说)?[(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