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听着这话,似有所悟,
随即又提起斧子开始劈向另一处,刹那间老木应声而断,
观其内,竟是空心。
无定僧颔首,赞曰:
“善哉!既悟此道,吾今以‘野狐禅’之名传汝佛法,不知可愿接受?”
那樵夫顿时双手合十:“多谢大师!”
无定僧随即开口诵念:“罪业本空,心外无佛,一切皆由心悟……”
夜渐深沉,月色如水,无定僧身形渐趋虚幻,
临去之际,语樵夫曰:“汝慧根深厚,可凭法无所不能。”
“故在此赐尔法名,慧能!”
“你且记得,心外无佛,砍柴亦为修行。”
无定僧言讫,身形顿时隐入夜色,踪迹杳然。
慧能经此点化,反复思量所授之法,对佛道之向往更甚。
于是他便舍了斧子,离开了山林,踏上了求佛之路。
辗转间,慧能已至东山寺。
但见那东山寺红墙黛瓦,古木参天,梵音袅袅,香烟氤氲。
慧能入寺,拜见了东山寺的监院。
监院见其虽出身微末,然气质迥异,心下爱之,遂留于寺中。
自此,慧能便为东山寺一扫地僧人。
每日清晨,天未破晓,慧能便持帚扫庭。
那扫帚所过之处,尘屑俱除。
一日间,正值神秀讲法之时,
寺内僧众皆虔诚围坐,悉心聆听。
神秀身披锦色袈裟,端坐高台之上。
他口吐妙语,引经据典,正侃侃而谈其“渐悟”之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言辞之间,尽显对佛法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