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个身影从路旁的田埂上匆匆跑来,拦住了契此的去路。
来人是一位村民,他满脸焦急,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
“大师,求您救救我家老母吧!”
村民说着,“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她这几日病得利害,整个人都昏迷不醒,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因契此的原因,现在的僧人基本也都和郎中划上了等号,
格外在这距佛隐寺不远之地,更是如此。
契此赶忙扶起村民,神色凝重地询问起老人的病情。
听完后,契此看着村民说道:“我可以为你母亲治病。”
“但病愈之后,你需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修缮屋舍或开垦荒地。”
村民听了,连忙点头:
“多谢大师!我一定照做!只要能治好我母亲,让我做什么都行!”
得到村民的答复,契此不再耽搁,跟着村民来到他家。
在探查了老人的情况之后,契此放下背上的药囊,开始在药囊里翻找。
很快,所需的药材就挑选好了,
他开始按照药方,将这些药材一一搭配起来。
契此将配好的药交给村民,详细地叮嘱道:“这药每日煎服两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煎药的时候,注意火候,不要煎糊了。”
“你母亲醒来后,饮食要清淡,多让她休息,不要让她劳累。”
村民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契此离开之后,老人也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那村民也是按照契此所言,帮助村中老人垦地数亩。
契此负药囊持锡杖,以足下芒鞋丈量大地。
三载寒暑,契此悬壶济厄,说法度迷,声闻渐彻大地之上。
且因时人睹其布袋随身,唤作“布袋和尚“。
所至州邑,百姓争睹其容,稚子竞随其踵。
每于市井解囊,非惟施药,兼授《慈悲医心经奥义。
有老叟问:“和尚布袋何所盛?”
契此展颜曰:“装尽众生未醒梦。”
自此,布袋过处,若春霖润旱,痴妄顿消,人皆谓佛陀化身。
不过契此并未因此迷障,而是不断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