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僧侣们认为,《忏业经中的观点危害极大,
若不及时销毁,将会让更多的僧人误入歧途。
毕竟一个杀人狂,莫非是放下屠刀,就能成佛了吗?
他们将联名信送到佛隐寺,态度强硬,要求佛隐寺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慧明收到信后,心中暗喜,他借机施压契此以平息风波。
毕竟如今在整个佛隐寺内,他虽说明面上是主持,
但很多僧人,也都是以契此唯马首是瞻。
慧明本就对契此心怀嫉妒,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找到了这样一个由头后,慧明得意对契此言道:
“契此师兄,如今外面闹得沸沸扬扬,您看这《忏业经……是不是该修改修改,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烦?”
他的语气看似恭敬,实则是在逼迫契此。
契此看着慧明,沉默不语。
他心中明白,慧明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打压自己。
契此没有回应慧明的要求,慧明也是冷脸而去。
慧明离开后,契此继续在藏经阁注经。
很快,这场风波也就结束了,
毕竟经文之辩,本就有万千种学说,
高僧人斑驳契此过后,也不至于真来佛隐寺让契此修改经文。
而“忏业经”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契此写给昔日的梵教同僚们的,非是针对广大众生。
在这段日子里,慧明借着诸多高僧言论,打压契此,
也趁机将寺内的权利,归结于手。
契此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是预见到了慧明的下场。
过了几个月,山下村庄突发疫病。
起初,只是少数几人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
可短短几天内,患病的人数便迅速增多。
在恐慌之下,村民们开始四处寻找疫病的源头。
不知是谁最先提起,曾经有一些僧人来到过村庄。
有人曾听到过,说那些僧人,此前是梵教的祭司。
虽然梵教已经衰落,但人们对它的恐惧和厌恶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