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然失望,只觉得契此或是听了些梵教的故事,方才写出“忏业经”,
其根本不是他们想要寻找之人。
也有部分僧人冥顽不灵,他们觉得所寻之人定然就藏于佛隐寺中。
昔日作为辛饶的忠诚信众,如今已经是一介普通僧人的老祭司在藏经阁内找到了《忏业经的原版手稿,
其观之过后,发觉其比自己在外所看到的版本更要深奥,
其甚至于开始抚经而泣道:“此经字字剜心,句句是父神当年之景!”
这老祭司乃是昔日辛饶的簇拥,算是梵教地位极高之人,
乃是亲自获得过辛饶恩赐者,诸多祭司自然是对其所言极为信任。
此言一出,诸多本想离开的祭司顿时都留在了佛隐寺外。
他们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在老祭司的带领下,
统称契此为“佛陀降世”,他们只为求见契此一面。
契此也很明白,这些家伙们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毕竟当初的辛饶也是消失的极为离谱,
若非是罪业头骨被山宝所吸收,也就没有现在的契此。
主持也很无奈,他知道契此或许非凡,
但也没有想到,这些和尚竟是如此疯狂。
契此的那篇《忏业经,他也并非是未有读过,
其中内容的确是极为不错,算得上是名家大篇,
但是也不至于让人闻之过后,如见佛陀临尘吧。
不得已之下,主持便是找到了契此,让其出来见见这些魔怔的和尚们一面。
契此并非是无情之人,也知晓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些昔日梵教祭司们的心结,自然是需要自己去解开的。
契此并没有直接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在见到这些僧人之后,以普通和尚的身份去接待这些僧人。
他的举止间没有丝毫的傲慢或轻视,只是微微颔首,示意祭司们坐下。
随即,契此也是闭口不谈过往,仅以佛法开导。
不管祭司们如何试探,去问,契此皆是打了禅机。
有的僧人问:“大师,昔日梵教虽有过,然亦有辉煌,为何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