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嘉明努力平复情绪,试探着问:“书记……您看这样行不行?我让我大舅哥,就是卢主任,他以前在平安县是郑红旗书记的老部下,两人共事过,让他先去帮忙递个话,探探口风?”
李尚武又拿起桌上的打火机,在手里来回摩挲着。那个打火机是铜制的,因为常年使用,表面已经被磨得锃亮,露出了里面的黄铜底色。“找老卢?”他沉吟着,“老卢这个人忠厚老实,搞经济、研究政策是把好手,在咱们市里也算是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可他毕竟只是县政协副主席兼计委主任,分量……恐怕还是轻了点啊。”
他放下打火机,看着田嘉明:“郑红旗的性格,你比我清楚。他是知识分子出身,骨子里讲究个是非曲直,追求的是公平正义。你干的这事,往轻了说是糊涂,往重了说是严重违纪。光靠老卢以工作关系、老部下的身份去说情,我看啊,很难打动他。要想说动郑红旗,恐怕还得靠更深的私交,得有能让他卖面子的人出面啊。”
提到私人关系,田嘉明面露难色。他自己和郑红旗之间只有过节,没有交情。搜肠刮肚,他能想到的、和郑红旗有良好私人关系,又能在这事上说得上话的,似乎只有县长了。
他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市长,那……您看该怎么安排?需要找什么样的关系?我要做些什么准备?”
李尚武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几下,然后像是下了决心:“干脆这样吧。这事,我来给朝阳打个电话。朝阳和晓阳两口子,当年都在郑红旗手下干过县委办主任,这层关系不一般。他们私下里和红旗书记也有来往,关系处得不错。由他们出面,以私人身份去沟通一下,这个分量,应该够用了。”
田嘉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感激的神色,连忙说:“书记,那……那要不要我现在就去给朝阳县长汇报一下这个情况?”
李尚武摆摆手:“你去见个面,打个招呼也行,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但具体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你就别深入参与了。这事牵扯太大,风险也高,既涉及党纪国法的红线,说起来也有些……不光彩。还是由我亲自来跟朝阳谈比较稳妥。这样吧,电话我来打,这事你就别管了,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稳住心神,把局里的工作抓好是正经。”
田嘉明知道,李尚武这是把最难的担子接了过去,心中既感激又惭愧,站起身,朝李尚武微微欠身:“书记,那我……我先回去了。”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市委书记于伟正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艳红请到了办公室。
姜艳红早就认识于伟正。于伟正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的时候,姜艳红在平安县担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虽然没有单独向于伟正汇报过工作,但是两个人之间已经非常熟悉。
姜艳红拿着笔记本来到于伟正的办公室后显得拘谨。她轻轻带上门,站在离办公桌两三步远的地方,微微欠身:"于书记。"
于伟正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抬手示意:"艳红同志来了,坐吧。"
市委书记办公桌前面的这两个座位,是专门用来进行工作汇报的。姜艳红等于伟正说完,才稍稍侧身,半个屁股坐在了椅子边缘,双手捧着笔记本放在膝盖上,腰板挺得笔直。
于伟正放下手中的钢笔,端起茶杯吹了吹,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这才开口:"艳红啊,有个紧急的事。"
姜艳红立即往前倾了倾身子,做出认真聆听的姿态。
"中组部的同志啊委托省委组织部,要对张庆合同志进行考察。"于伟正说话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考察完了之后,就要走相应的程序进行推进。"
姜艳红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明白了。市委大院里盛传已久的张庆合市长要去省人大、省政协出任副职的消息,看来是真的了。考察组一来,就意味着张庆合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成为副省级领导干部,同时也意味着他将要离开东原。这对于已经五十九岁的张庆合来说,无疑是延长了政治生命。
"于书记,我明白了。"姜艳红立即表态,"组织部门一定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于伟正满意地点点头:"呃,组织部门这边,要尽快确定考察谈话的人选啊。"他顿了顿,补充道,"尽量找一些政治觉悟高、工作大局意识强的同志作为谈话对象。总之一句话,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庆合同志进行评价。"
姜艳红坐得端端正正,笔记本已经翻开,钢笔也握在了手里:"好的,于书记。除了市委班子之外,市政府班子、政协班子和人大班子,我们都会认真研究,确定合适的谈话人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