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玄抓了抓头发,看着纸上那些越来越抽象的涂改痕迹,最终明智的决定,暂时放过自己可怜的脑细胞。
转手,拿起了另一摞稿纸。
现在有两个问题,正在反复折磨李北玄。
除了技术问题,更让他头大的是蓝田书院的未来规划。
如今的蓝田书院,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只教授些杂学的学堂了。
它俨然已成为整个武国,乃至周边国度公认的最高学府。
无数青年才俊,都以能入蓝田书院进修为荣。
甚至科举考试的内容,都因蓝田书院教授的算学、格物、简易化学等科目而被迫与时俱进,增加了不少实用性的考核。
真要比起来,孔院都没李北玄桃李满天下。
但问题是,蓝田书院的名声是打出去了,可……
摊子也铺得太大了!
文、理、工、农、商……几乎无所不包。
书院规模之大,已经到了臃肿的地步。
所以,李北玄早就想动手改革。
推行分院制,将不同的学科体系剥离出去。
比如把需要大量实验和工坊的理工科院,迁到骊山那边,依托那边的工矿和实验室资源,进行重点发展。
可这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书院内部不少老学究,以及部分朝臣的反对。
觉得这是在削弱蓝田书院的整体性和文脉,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李北玄虽然不怕这些阻力,但处理起来也颇为耗费心神。
可如果不分院的话,李北玄多少又有点归纳强迫症。
看着这个大烂摊子,心里烦得慌。
……
“少爷,殿下让老奴给您送些小玩意儿过来,说是从楚国使臣那儿得来的,让您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
就在这时,李敢的声音打断了李北玄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