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调研目的
救援工作进展不顺利,负责指挥救援工作的毛兵,嘴唇急得起了一层燎泡。
从启动救援至今,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一个星期,但只往前推进不到三十米。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地质结构,矿井由于过去在安全措施上没有到位,很可能发生再次塌方。
救援指挥部为此已经连续开了两天的会,重点研究下一步的救援计划。
在听完毛兵的汇报后,胡进亲临了现场。
一个星期没有太多的进展,看热闹的村民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围观的人再没见一个,整个山头除了救援人员,再见不到一个闲杂人员。
虽然进展缓慢,但救援活动还在继续。往来穿梭的大卡车,将从矿井里挖出来的土方倾倒在一面坡上,已经倒出来一片规模宏大的平地。徐斌带来的重型矿山救援装备发挥出了它的优势,即便如此,救援的进展几乎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毛兵上火,是因为他接过来许一山交给他的临时指挥长的担子,却没能让救援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领导委以重任,自己却不能抓住这个表现自己的极佳机会,这是毛兵最难过的一件事。
在陪着胡进他们前往救援现场的时候,毛兵难过地对许一山说道:“许书记,我让你失望了。”
许一山笑笑,摇着头道:“你不用自责。救援工作如果能顺利,今天也就不需要我们来做了。”
许一山早就知道,当初易章矿难发生后,救援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一是想掩盖矿难人数,矿难最终上报伤亡三人,将其余25人掩盖在三千米的地下。
这样做的结果,矿场坐落在当时的陈州,属于陈州地方矿产资源。矿难人数对他确实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也不会危及他的仕途。
也就是说,无论是徐涛,还是闻化,瞒不瞒报伤亡人数,都不会对他们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失。
既然不是徐涛刻意在瞒报,也不是闻化强行瞒报,那么,瞒报这件事究竟是从哪里流出来的主意?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一山,他一直想搞清楚瞒报背后的真相。
当然,邱和是应该矿难发生时,经作区还没有批复下来。
秋风萧瑟,满山的枯叶随风飘舞。
站在救援口,胡进脸色凝重,半天没说话。
因为首长到来,救援工作处于暂停状态。
胡进抬头遥望着苍茫的群山,长长叹了口气问道:“事故发生原点在哪里?”
毛兵小声道:“地下三千米。”
“三千米?”胡进眉头皱了起来,“以现在的进展速度,最快在什么时候能打通这条通道?”
毛兵神色尴尬地不知要怎么回答了。
“半年多了吧?”胡进再叹口气道:“现在就算打通了,也没太多实际意义了啊。”
他没有再多说话了,而是朝着矿井深深鞠了三个躬。
鞠完躬后,他转身便往回走。
许一山陪在他身边,刚才胡进的那一句感叹,让他心里一沉。
很显然,胡进似乎对继续救援持反对意见。
他一句“没太多实际意义”的话,就是否决了继续救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