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适当的放权,基层能够爆发更大的拼劲。
“好,接下来我们先确定项目人数吧。”
“现在除了建业这个项目负责人之外,我们有五个人,为了项目顺利研发,还需要五个人。”
“按照实验要求,我们需要一位技术拔尖的焊工,以及对电工非常了解的技术人员,你们有推荐吗?”
罗仁平看向另外四位工程师。
“我记得一车间有一位叫做赵日阳的八级焊工,他的焊接水平很不错。”
“二车间也有一位八级焊工,我跟他合作过,很靠谱。”
“我推荐三车间的一位焊工,虽然他只有七级,但水平绝对不比另外两个八级焊工差,更重要的是,他年纪只有四十二岁,体力绝对好。”
几个工程师纷纷说道。
技术办公室做项目,绝对不可能只靠自己,而是调动全厂所有的资源。
焊工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工种,大部分项目都需要技术高超的焊工帮助。
罗仁平看向陈建业。
这个时候就需要项目负责人拍板了。
“我和赵日阳有合作过,回去之后我问问他,如果他不同意,就挑二车间那位八级焊工。”
陈建业稳妥说道。
“那我们讨论一下,对电流特别了解的技术人员。”
“建业,我记得一车间也有一位八级电工,你想要把他带入项目组吗?”
罗仁平这回学聪明了,先问陈建业的意见。
“可以,罗工你说的是李际生吧,我也顺便问问他的意见。”
陈建业点头。
“好,现在项目组还有三个空缺。”
“大家有没有推荐的名额?”
罗仁平看向其他工程师。
“我推荐老李,他勤勤恳恳的办事态度,我觉得是我们项目组非常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