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太简单了啊。
简单到任何一个技术工种都可以轻松办到。
最关键的是,可行性非常高。
虽然测定温度的计算公式,以及不同材料的比例需要实验去确认。
但只要研发原理正确,别的困难都不是大问题。
通过反复实验,修正计算参数即可。
罗仁平继续看下去。
文稿上写的内容非常细致,例如热电偶的两种不同材料,可以用铂,镍,铜,铁等材料。
将不同材料焊接之后,放入耐高温的不锈钢或者陶瓷管套中,再放入高温环境下。
通过电线传导出不同材料在高温下产生的电动势(电压)。
然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确定不同电动势对应的温度。
为了尽快的研发出第一代产品,陈建业直接以轧钢厂熔炉为例。
在实验室中,直接对陶瓷管套的热电偶进行加热,记录热电偶在一百度,两百度,三百度,一直到一千五百度的电压。
轧钢厂熔炉需要将铁水加热到一千二百度。
在一千一百五十度到一千二百五十度之间,可以用二十度分一个档位,进行精准的划分。
至于通过电动势计算出热电偶所处环境的精准温度,可以在后续实验中计算。
总之,先拿一个有用的热电偶测温器出来。
保证能够监控到轧钢厂熔炉中的生产温度。
呼!
看完了陈建业的研发方案,罗仁平深深吐出一口气,又咕噜噜灌了一口水。
“罗工,你觉得这份方案行吗?”
陈建业问道。
“行!太行了!”
“你跟我走,我们去找苏总工。”
罗仁平拍案而起,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