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快进屋读书,可别浪费时间。”
李大永比李寡妇精明,看叶文生的样子,就知他没放心上。
进屋门,他拉着李寡妇瞥了眼叶文生的背影。
“娘,时知夏虽好,但儿子还是想娶个对我有帮助的小姐。”
“若是我能娶一妻一妾,娘到时候也可以享儿媳妇的福。”
见儿子想娶一妻一妾,李寡妇不觉他妄想,甚至有些理所当然,儿子这么优秀,能娶一妻一妾可是他的本事。
“你的意思是——”李寡妇凑了过来,想听儿子的主意。
李大永压低声音,小眼里闪着毒光:“先让叶文生跟时知夏好好处一处,待到时机成熟,再生米煮成熟饭。”
听到这话的李寡妇,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有其母必有其子,她和叶文生也是早早勾搭上了。
“还是宝儿聪明,娘知道了,你快进屋读书。”李寡妇这人爱比,她不仅跟时九娘比,还跟卖豆腐的王三娘比。
王三娘的小儿子也要考秀才,她现在就憋着一口气,只要儿子先中秀才,她在南斜街就可以压别人一头。
畅想之际,李寡妇看到铺子前有熟客,赶紧笑脸相迎招呼。
“牛郎,里面坐,是不是还像往常一样。”李寡妇问。
与牛郎同行的中年男人,扫了眼笼屉上的包子,兴致缺缺。
“你这里没有灌汤包,我听闻这个比包子还好吃。”
太平盛世,时人对衣食住行都比较上心,特别是吃食上,路上听到有人夸赞哪个铺子的吃食好吃,定要问一句。
若是熟人,还会相约一起吃,毕竟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灌汤包,没有。”李寡妇的笑收敛了些,差点将手中的干布摔到了地上,她知道时知夏的新朝食就是灌汤包。
牛郎倒是知道李寡妇和时知夏他们有龌龊,毕竟当事人叶文生还在铺子里忙活呢!
“哈哈,李大娘,我刚吃了些朝食,还不饿,就不吃包子了。”牛郎将友人拉走,可别把李寡妇惹怒了。
友人还有些不明所以,问问而已,怎的还生气了。
“那灌汤包何处有卖,牛郎,你可知晓,我想去尝尝。”友人念念不忘,他想尝尝看是否真有别人说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