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有不甘,但此时德川幕府只得同华夏达成城下之盟。
乾熙三年八月十五日,德川幕府同华夏在江户港外的锦州号上签订了《江户条约》。
条约规定:倭国割让对马岛、左渡岛以及本州岛上的越后国、石见国给华夏。
倭国每年向华夏上贡白银20万两,铜锭200吨。
倭国向华夏全面开放港口,不得阻止华夏的商船到倭国进行贸易。
华夏从江户撤军,并且不得入侵倭国的其他地方。
德川幕府交付了20万两白银后,华夏水师撤离了江户湾,堀田正盛也重新回到了德川家光的怀抱之中。
此时愤怒无比的德川家光自然是只能把气撒到倒幕联军的身上。
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亲自率领12万大军抵达京都,准备同倒幕联军决一死战。
当然了他也不傻,为了防止川中岛的华夏军趁机在背后偷袭,仍然留下了4万幕府军驻扎在川中岛附近同华夏军对峙。
虽然得到了石见银山,不过此时石见国在长洲藩的控制下。
为了让倒幕各藩安心的同幕府军决战,李献忠大方的表示,华夏军暂时不占领石见国。
并且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各藩国一些火铳,铠甲之类的军备和大批的粮食。
<divclass="contentadv">以萨摩藩为首的各藩国,更是认定德川家签订的《江户条约》为卖国条约,号召各藩国站出来推翻德川家的统治。
一时间原本各中立的藩国纷纷站出来支持倒幕联军。
很快倒幕联军也壮大到了十多万人。
双方在京都城外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原本倒幕联军是进攻方,德川家作为防守方,只要守住京都就好。
可是京都城长期是没有城墙的,丰臣秀吉统一了倭国后,才给京都建了一道土墙,实在是不适合防守。
德川家光认为,对面的联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幕府军作为官军应该主动出击一举击溃对方,于是幕府军在京都城外列阵。
此时双方的人马加在一起超过了25万,是继“关原大战”之后,倭国历史上又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在火炮的掩护下,很快以长洲藩同肥前藩组成的1万先锋营,向着幕府军发起了进攻
正当双方在京都城外决战之时。
四国岛上的八千萨摩藩精锐正在登上华夏的运输船。
他们本次的目标距离京都不到100里的大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