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大汉永存 朕不帅 > 第243章 注定失败的更始政权(第2页)

第243章 注定失败的更始政权(第2页)

一旦局面不可收拾还能把自己的岳父推出去当替罪羊,看吧,我大义灭亲,把老丈人都砍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我可是大大的明君呀,君王能有什么错误,都是臣子的错。

可手底下的人也不是傻子,纷纷开始割据,听调不听宣。

赏赐和封号我受着,但想让我干事,得有好处呀。

这个时候,更始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虽然很恶劣,但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真正让政权不稳定的是,他拒绝跟当时的地主豪强阶级合作,因为他手底下的人全都是底层人士出身。

即使是隋唐发明的科举制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依旧是难以撼动的,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人,土地。

军帅将军豫章李淑上书规劝说:“现在贼寇刚刚抹掉,王化还远没有实行,百官和执掌职事的官吏都应当小心谨慎行使自己的职责。

三公的官是上应天上的台宿,九卿的官是下法地上的河海,这都是用人来代替天的职守。

陛下定帝业,虽是由于下江、平林的盛势,但那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天下既定就不可再用了。

现在亟宜整理和改革制度,广泛延揽天下的英雄豪杰,按才授爵封官,以匡救王国。现在公卿大位无一不被官军霸占,尚书显官都出身庸伍,把那些只能当个亭长、贼捕之用的庸才,重用为辅佐帝王以治国兴邦的大任。

要知道名与器,是圣人最重视的,今以圣人所重视的加在庸人身上,指望他们能裨益于万分,兴王化致理义,就等于是缘着木头去求鱼,上到深山去采珠一样完全办不到的。

海内看到这种情况,就有人窥度汉朝的江山了。臣并不是嫉妒憎恶自己想升官,实在为陛下的这种举措感到惋惜。败坏良材,损坏锦绣,这是应当仔细考虑的。只有抛弃以前的荒谬错误,以兴隆周文王人才济济的美德。”

更始帝大怒,下令将李淑逮捕入狱。自此以后关中离心,四方纷纷怨恨叛变。诸将出征,各自安置自己的亲信来担任州牧郡守,这样州郡交错,不知所从。

而更让他失败的是对于赤眉的傲慢、轻视和排斥。

当初,樊崇同郡的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都各自起兵,合计数万人全部前来投靠樊崇,接着一起攻打莒州,结果没能攻下来,于是又跑到附近的姑幕县进行劫掠。

<divclass="contentadv">不久竟将王莽所封的探汤侯王况大军击败,斩杀新朝军马一万余人,然后北进青州,放胆在各郡县大肆劫掠,接着又回到泰山郡境内,最后驻留在南城,以为大本营。

起初,樊崇等人因为困穷起事,并没有攻城掠地之计,没想到后来兵马越来越多,为了严明军纪,才颁布了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自伤以偿!”

但当时只是口头上传令,并没有文书、令旗等仪仗。各地义军最为尊者也只是自称为“三老”(乡长),相互之间泛称为“巨人”,相当于现代的“大佬”。

王莽得知山东一带盗贼猖獗,于是命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率大军征讨,樊崇一时非常兴奋,认为如果这次能够击败朝廷大军,那等于将自己的名号远播于天下四方。

但是面对麾下这些未经战阵的乌合之众,他又不免十分担忧起来,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传令让所有义军将士把眉毛染成朱红色,于是就打出了“赤眉义军”的旗号。

接着赤眉军与新朝大军决战,新朝军见樊崇兵马皆赤眉如鬼魅一般,吓得魂飞魄散,大败亏输,四下逃散,樊崇阵斩廉丹,又率众杀敌一万余人,追至无盐县,王匡拼命狂奔才得了逃脱,从此樊崇与赤眉军威震天下。

这时赤眉军人马多达十余万人,樊崇挥兵围攻之前久没攻下的莒州,打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攻下来,部下有人见他骑虎难下,就对他说道:“莒州,本来是大王的父母家乡,何苦要反复攻之呢?”

樊崇自然借坡下驴,赞扬他说的对,于是解围而去。

当时海上女豪杰吕母病死了,她的部众分别投效了赤眉、青犊、铜马三路义军,樊崇得到吕母的人马,高兴得跳了起来,认为这是如虎添翼,后来出兵攻入东海郡,与新朝的沂平府尹交战,结果被打败,死了数千人。

这个时候,樊崇非常沮丧,引兵退去,又流窜到楚郡、沛郡、汝南、颍川四地进行劫掠,而后进入陈留郡,攻下了鲁城,再转入濮阳。

当时南方的绿林义军拥立了刘玄为帝,号为“汉更始帝”,已经攻下了东都洛阳,并遣使招降樊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