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明天去厂里盘点下还有多少服装,要是足够的话,明天我就让他们装车,你们后天就起程去京城。”
凌玥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第二天,萧均带着胡玉芳将工厂里的存货都清点了一遍。
“萧厂长,你打算拿多少件衣服出来?”
“听中秋说,他那边的店只有一个门面,一个门面的话,一个款式拿一套码就能将他的店挂得满满当当的了。”
“这么说的话,至少得拿三百件衣服?”
“用不了这么多。”萧均说道,“季哥的那个店里肯定还有些存货,先拿两百件衣服给他们去试试水,要是那边反响不错的话,我们再优先供给他们。”
胡玉芳点点头:“行,那我知道了。”
两百件衣服其实不算太多。
打四个包,两个人挑着就能带过去,连车都不用开过去。
而他们既然想去京城发展,肯定不可能只去一两个人。
正如萧均说的那样,十月九号,王昭阳带着赵松柏和梅秋堂,跟着季中秋去了京城。
等到四人回到季中秋在京城开的店时,已经是十月十一号晚上十点多了。
季中秋将货放到店里,也顾不上休息,就带着他们去吃了晚饭。
店里只有一张床,他又在最近的旅馆里给赵松柏和梅秋堂开了个房间,他则和王昭阳住到了店里。
第二天他们也不急着开门做生意,而是先将季中秋以前的货花了三天时间处理得差不多了后,才将自己生产的服装拿出来挂上。
墨驰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在清浦市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王昭阳怎么都没想到,即便到了京城,墨弛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也同样大受欢迎。
尤其是季中秋舍去“始终如衣”的招牌,改成“墨弛服装专卖店”后,生意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原本带过来的那两百件衣服,只花了三天就销售一空。
当这个消息传到清浦市时,清浦市的人都愣住了。
三天时间能卖出两百件衣服,这是他们谁都没想到的。
首战告捷,季中秋便热打铁,连忙催促萧均给他们再发衣服过来。
萧均也不含糊,二话不说就在车间抽了六个人给他们送了三百件衣服过去。
为了不影响生产,萧均只好再次在报纸、电台等主流媒体上刊登上了招聘启示。
墨驰服装厂待遇好,福利也好,对于员工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当招聘启示传开后,工厂里的工友们主动给萧均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