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有煮熟的鸡蛋,鸡蛋上要点个红点,这个鸡蛋是落座之后开席之前就要放到桌上。
另外还要准备糍粑、炒瓜子花生等物,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备些时令水果。
瓜子花生在镇上的炒货铺里买炒好的,贵是贵了点,但是节省时间。
鸡蛋就有些麻烦,一来不好买,二来只能买生鸡蛋带回去煮,凌玥问了好几家才买了五十来斤。
顺便又带了三百斤青皮桔子。
凌玥也不知道三百斤够不够,有总比没有的要好。
在王昭阳的提醒下,这些东西还得用红纸包起来,用细麻绳绑起来。
凌玥顿时有些沮丧。
她是真没想到,在塑料袋还没普及的年代,她还要红纸麻绳去包这些东西。
可到了杂货铺一看,她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小杂货铺里,竟然还有塑料袋的身影!
这可就省事多了。
她也不知道酒席有多少桌,按她的想法,一桌酒席就算八个人,满打满算有三十桌就了不起。
直接买了三百个小号的塑料袋,到时候里面装些瓜子花生,再放六到八个桔子,酒席上的散货就算备完了。
可一算账,凌玥眉头直跳。
这些东西竟然也花了四百多块钱!
炒瓜子两块三一斤,她买了一百斤。
桔子三毛五一斤,三百斤就是一百零五。
鸡蛋一元三毛五一斤,她买了五十斤,就花了六十七块五。
再起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差不多花了四百三十块钱左右。
看到这么大一堆东西,凌玥又犯难了。
他们从清浦市过来可以说是轻装上阵,可现在光是桔子就有三百斤,再加上其他的,他们根本就带不回去,只好喊个拖拉机拉回去。
颠簸了四十多分钟拖拉机才停在村里仓库的空地上。
“昭阳,你和中秋在这里卸货,我回去喊人过来挑。”
凌玥丢下这句话,就带着彤彤按凌小月记忆里的老家走去。
沿着记忆里的路,很快就看到了栋位于土坡上的土砖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