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昭可以满脸微笑的让倭国血流成河,也可以用威势,迫使朱棣他们主动舍弃大明的半壁江山,转而去其他地方发展。
还用计谋,彻底解决了千年以来,都无人彻底解决的塞外草原人的威胁。
这样的战绩,说是比肩秦皇汉武也不过分。
若是算上蓝昭在海外开辟出来一块已经不比整个大明小的疆域的话,就算是秦皇汉武,比起现在的蓝昭也要逊色几分!
这样的蓝昭,哪怕实则是为了蓝昭考虑,欺瞒蓝昭这件事情,也能让何福做的心惊肉跳的。
若是进一步欺瞒,还给朱允炆麾下的部队,免费提供粮草?
就算是借给何福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做!
朱允炆刚刚也只是下意识的问了句,但实则当他说出口之后,就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听平安说完,朱允炆点了点头。
“叔父真知灼见,朕受益匪浅。”
平安笑了笑,对朱允炆的夸奖,并没有当回事儿。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尽快安排此事吧,事不宜迟,何福那边,恐怕也拖延不了多久,耽搁的时间长了,恐怕会另生变故。”
朱允炆嗯了一声,轻喝道。
“对于军事,朕还年幼,此事就交给叔父全权负责就好。”
平安起身,拱手行了一礼,轻喝道。
“诺。”
应诺之后,平安又说道。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总管天下军政,军事方面的事情,臣以为,陛下也是时候学习一下了,此次调拨军队,陛下不若一起,若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妥的,或者不懂的,臣也好商议,或者给陛下解释一二。”
朱允炆没有拒绝,他清楚,平安这是找理由,教授他军事上的知识。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三个人加起来,在军事上的能力也不如平安一个。
倭国这边火急火燎的整顿好兵马,何福则按照计划,向蓝昭禀告。
说朱允炆有意趁着朱棣在安南等地立足未稳,骚扰朱棣一番。
蓝昭召来蓝承阳和旭辉组,询问他们两人的意见。
两人自然都很是干脆的表示,让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狗咬狗,对蓝昭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没有什么理由不支持的。
况且,如今蓝昭这里有了新粮种,完全可以将多余的小麦,大米等出售给朱允炆,来换取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