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柔声劝慰了景清几句后,而后开口问道。
“景爱卿,那以你所见,朕应该如何做?”
景清后退两步,跪倒在地上,轻喝道。
“臣以为,陛下应该上书,以蓝昭荡平漠北,彻底清除草原人威胁为理由,给蓝昭请封凤阳王!”
蓝玉是凤阳定远人,当初给蓝玉追封的,也是定远王。
而且在大明非朱家皇室血脉的人,在朝中为官,是没有资格封王的,除非死了。
就像是徐达,蓝玉,都是战死之后,才被追封为王。
而朱允炆现在给蓝昭请封王位,可以有两种理解。
其一,可以理解为,朱允炆这是在给蓝昭示好服软,表明他朱允炆认怂了。
但另一种理解,就有点儿阴险了。
既然在大明,活着的臣子,是不能封王的,就像是汉朝白马之盟后一样。
但现在的蓝昭,却要封王了。
这不就相当于是告诉所有人,现在的蓝昭,就是当年的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天子玩弄于股掌之中。
名为明臣,实为明贼!
朱允炆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景清,眼中的愤怒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庆幸。
他已经看出来了,景清这条计谋的另一层含义。
但他不说,他要等景清开口。
景清沉默了片刻,轻喝道。
“紧接着,便是在江北地区,大肆宣扬蓝昭的父亲蓝玉,将蓝玉塑造成大明最大的忠臣。”
朱允炆的眼睛一亮。
“景爱卿,细说!”
景清缓缓的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朱允炆和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脸色都渐渐的变得精彩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景清的计谋,确实很好。
几天后,何福收到了朱允炆的奏折。
没错,就是奏折。
虽然朱允炆在倭国境内,还是自称朕,文武百官也称呼他为陛下。
但在对外的时候,朱允炆就不是皇帝了,而是大明的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