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点就是,这些神明的表现也让林湖觉得他们似乎不那么‘神明’。
倒也不是林湖不敬神明,而是这些人的态度太奇怪了,假如他们真的是神明,怎么能够这样好说话?而且还几次三番的看他的脸色,难道说小小一个凡人还能让他们汗流浃背不成?
神话故事之中仿佛有天大本事的阴神们怎么会是这样的表现?
林湖想不通。
林湖觉得他们应该是假的。
总之,不论是真的是假的,就先按照是假的防备着总没错了。
林湖:我信了,我装的。
林珉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发现他出了问题,但是他相信过不了多久林珉就能够找到这个地方来,他只需要先拖延着时间就是了。
撇去这些神明的真假只看这次需要考取一个城隍的地点,林湖一下子就理解到了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请来参加这个考试了。
另外两个考生宋焘和秀才张生不知道,林湖还能不知道么。
河南有黑山啊。
难怪河南会缺城隍。
也难怪另外两个考生看着都不年轻了,而他和这两人站在一起仿佛差辈分了,也依旧要把他招过来考试。
看差使说的那个话,这到底是打算内定暗箱操作给他,还是拿他当个幌子做给林珉看的?
林湖知道的信息太少,一时也思考不出个所以然来,眼看旁边两个考生又开始动笔写起来,他也只好看向桌子上的考题——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他记得文中提了一句,宋焘写的是善恶,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1
张生答了什么文中没写,倒是不知道。
但林湖不是那种爱照着别人论点抄写的人,更何况,他与宋涛的观点也不相同,他认为不需要看一个人的内心如何想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一个人做了什么,不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去做的,做了善事就是做了善事,无论是真善还是伪善,他都切切实实的帮助到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人。
一个人做了恶事,无论他是因为什么缘故做了这件恶事,就算是无心的,也同样真真切切的伤害到了另一个人。只不过按照法律可以分为故意伤害罪和过失伤人。
但是这总归都是错误的,是需要受到惩罚的,而不是什么无意犯罪,错了也不责罚。
一个人的心到底是如何想的很难鉴别,但是一个人做了什么,却是很容易看得到。
大概是有感而发,答这个考题的时候,林湖很有手感,根本都不需要打草稿,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大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