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一出,等于主动放下姿态开启了和谈。
要知道高通在专利壁垒上向来寸土不让,能松口共享核心通信专利,已是罕见的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的措辞是免费。
“哪些技术?说说看。”
陈延森好整以暇地看着对方,不可置否地反问道。
他给联发科、华为、中兴和英伟达的专利,也能给高通。
至于其他的专利,抱歉,得加钱!
比如华为即将上线的麒麟910芯片,就使用了橙子Z1指令集、玄枢架构和鸿雁基带的核心技术,四成靠买,六成靠换。
可说到底,终究是掏了钱的。
“橙子Z1指令集的永久架构授权、玄枢GPU架构,以及高通和天工科技在基带模块的所有重迭专利。”
保罗慢条斯理地说道。
“那我想要CDMA的软切换、功率控制和Rake接收机技术,想来保罗先生也没意见吧?”
陈延森笑吟吟地回道。
谈生意嘛,谁不是漫天要价?
“哈哈哈,那得看陈先生能拿到什么筹码。”
闻言,保罗心中大定。
因为他从陈延森的语气中得到了一个讯号,对方也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打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专利侵权案。
两人的对话不过是在试探。
专利交叉授权协议肯定是要签的,但具体所涉及的专利明细,得双方的知识产权和法务人员,经过详细专业的计算后,才能最终敲定。
因为每一项专利的价值天差地别。
有的是奠定技术框架的核心基础专利,有的是优化细节的边缘改进专利,还有的可能是针对特定场景的应用型专利。
法务团队要做的,不仅是核对专利的有效性和覆盖范围,更要参照近五年全球专利许可市场的交易数据,给每一项纳入协议的专利标出合理的“兑换价值”。
“雅各布先生,幸会!”
陈延森举起茶杯,以茶代酒,这次才算真正打招呼。
“陈先生,合作愉快。”
保罗露出满意的笑容,立即回应道,手中的咖啡杯与陈延森的茶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的助理眉心紧蹙,压根没搞明白:两人明明什么都没谈拢,怎么就“合作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