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森立即回答道。
他心里清楚,星源科技在收购紫晶的芯片生产基地时,上面绝对打了招呼。
“华芯国际折腾了好几年,28纳米工艺制程的良品率却迟迟没能突破20%,距离量产仍然遥遥无期。”
李青松轻叹一声,幽幽说道。
“星源科技明年就能搞定。”
陈延森语气笃定道。
有紫晶的生产车间基础,外加12台NXT1950iDUV光刻机和梁劲松的成熟团队,难道还搞不定一项技术早已成熟的工艺制程?
华芯国际的良品率太低,是因为它技术底蕴薄弱,而且高通也没憋好屁,其授权的专利技术虽说解决了一部分技术难题,却阻碍了良品率的提升。
等华芯国际实现28纳米芯片的量产,起码还要两年!
“没说大话?”李青松反问道。
“我做事一向讲究效率。”陈延森拍着胸口说道。
“那光刻机的光源技术?”李青松又问。
“李先生,要不换个话题吧?”
陈延森干笑一声道。
以他的能力,待吃透当前技术后,推陈出新没问题,但能领先多少,他也没法保证。
28纳米的工艺制程,有现成的技术团队和设备支撑,做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可深紫外光源与极紫外光源的功率提升及稳定性技术,都需要从基础理论开始攻关。
就像极紫外光的波长仅13。5纳米,在空气中传播不到半米就会被吸收,必须在高真空环境下运行,单是维持腔体的真空度稳定,就涉及材料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难题。
哪怕开了挂,也得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啃。别人几十年走完的路,他即便将【普朗克时钟】的天赋每天用到极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果。
李青松笑笑,心道也是,陈延森的研发团队在芯片设计领域,的确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的水平。
可芯片制造、芯片设备制造的难度,无疑翻了几十倍、数百倍。
陈延森又不是神,什么技术难题都能攻克。
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份详细全面的资料,那是战略发展部根据现有的信息,对陈延森所做的调查和评估。
在文件的最后,清晰标注着:陈延森具备顶级的计算机编程和电子工程学造诣,尤其在算法优化与硬件架构设计领域展现出惊人天赋。
不过,陈延森没对外宣传,李青松也没点破。
没过多久,波音747爬升至万米高空。
经过13个小时的飞机,次日深夜9点,最终降落在燕郊的一处机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