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日军的行动早已被制高点的红警部队的观察哨发现,并及时回传到了负责防御这里的迫击炮四连这里。
小鬼子这个时候没有构筑好炮兵阵地,但是红警部队位于山体反斜面的炮兵可是早就准备好了!
制高点的炮兵引导部队迅速测算出了日军炮兵的坐标,进行回传。
“珠海,我是汕头,坐标664,813,高度211,一发试射!放!”
“一炮注意!标定诸元,高爆弹,触发引信,4号装药,一发试射,放!”
“pong~”
随着一枚一百毫米迫击炮的炮弹滑入炮膛,随后飞速射出,小鬼子尚未设置完毕的炮兵阵地附近瞬间响起了一声剧烈的爆炸。
100毫米迫击炮的装药量要比82毫米的迫击炮装药量要高出了不少,即使这枚炮弹落到了炮兵阵地20米外,但是这枚炮弹的破片还是杀伤了几名日军。
炮兵观察员看到落点之后,立刻上报修正量。
“全连注意!上调02密位,右调31密位,白磷燃烧弹,定时引信15秒,四号装药,全连3发急促射,放!”
随着炮兵们的调整,全连的火炮在几秒钟内便调试完毕,并立刻进行开火。
正在构筑阵地的鬼子炮兵也知道刚才的那枚炮弹是试射,于是立刻收拢装备准备撤离。
但是此时才准备撤离也已经晚了。
炮兵阵地的构筑和撤离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么迅速,进攻棺材山的两个日军联队共有两个中队的炮兵部队。
这两个炮兵部队的炮阵地的构筑过程中不仅要挖助锄,确定坐标之类的针对火炮的工作,更重要,更繁杂的工作是针对炮弹进行的。
在炮兵阵地的构筑过程中,要根据使用环境来确定使用的炮弹单种、引信、发射药量等重要参数。最起码要预留出一部分的拆箱弹药进行准备吧?
这些准备工作的布置需要时间,组织撤离自然也需要时间。
不然敌人的炮弹落下来产生殉爆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炮火杀伤了。
虽然小鬼子也有一套完整的炮兵转移流程,但是在红警部队的快速反应面前,鬼子的任何流程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就当两个中队的鬼子炮兵正打算把已经安放好的助锄挖出来的时候,红警部队的100毫米白磷燃烧弹就已经瞬间在鬼子的头顶炸开。
华东地区的鬼子也在华北方面军之后见识到了这种要命的白色烟火。
得益于红警部队的大编制,一个连的火炮数量基本相当于常规部队的两个连,所以从火力密度上讲,迫击炮连的这轮火力覆盖足以将两个鬼子中队一波覆灭。
华东地区的鬼子还是吃了没经验的亏,这要是华北方面军的小鬼子,肯定不可能把两个中队的炮兵都放到一起。
而鬼子的两个联队长自然也不是傻子,见红警部队的一轮炮击就报销了自己全部的炮兵部队,便立刻知道自己对面的这支中国军队并不是软柿子,而是一块铁板!
于是,两名鬼子联队长立刻命令部队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