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张开勇在张浩民家打牌,中途李兴平来了一趟。
打到晚上快一点,散场,张开勇一个人回家。
他起身拉过来白板,上面画了白家哨村的简易地图。
朱秋伟指出张浩民家,还有案发地点,画了一条路线,道:“张开勇如果要回家,这条路的确是最近。”
“我们步行测试过了,从张浩民家出来,需要大概五分钟才能走到案发地点。”
“他们大概在12点40分左右散的场,那么45分的时候,他可能遇到了李兴平,然后发生争吵。”
“另一个证人刘沙沙在一点多看见了李兴平,从案发地点上山,步行大概要二十多分钟,时间上是符合的。”
沈新看着简易地图。
就现在的情况听下来,李兴平的嫌疑还是最大。
朱秋伟坐下,介绍走访的情况。
村里才一百多号人,走访一遍不算困难。
集中问凌晨一点前后的情况,并没有人看见李兴平。
农村娱乐生活不够丰富,老人又居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年轻的也都有工作,要务农,凌晨一点,基本上都睡了。
案发地点附近,有人像段东强一样听到了动静,但都没有出门查看。
他又说到了监控。
整个白家哨,总共就一个监控,在入村道路的分叉口,架设在路灯上,对着入村方向。
一整夜并没有人进出。
朱秋伟抬头看了眼屏幕那边的侯亚鑫,接着道:“关于动机这块儿,我们走访之后,发现村民对张开勇有不少抱怨。”
“而且不光是其他姓的村民,就是姓张的,也有一些人对张开勇不满。”
“普遍是认为他手脚不太干净,当了十多年村主任,没少捞。当然,都是村民自己的说法,并没有人能够拿出直接的证据。”
侯亚鑫不为所动,示意他继续说。
他不管那些,只管破案。
朱秋伟继续道:“从走访的结果来看,除开李兴平因为没交医保的直接矛盾,还有几点可能的动机。”
“一是贫困户的评选,有几户没评上,对张开勇意见很大,认为张开勇有问题。”
“还有张开勇的儿子张喜,比较混,打过村里的孩子,有过矛盾。”
“他弟弟张开胜,是个包工头,因为拖欠工资,还有工程质量跟人发生过矛盾,张开勇帮着处理过。”
“最后还有一点,07年,白家哨整体往山下迁的时候,因为分地,还有宅基地的问题,有不少人怨恨张开勇,认为他徇私了。”
“这其中还涉及到搬迁补助,有人反应张开勇中饱私囊,有人去镇上举报过,镇上也来调查过,但最终不了了之。”
“然后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反正鸡毛蒜皮的事情,矛盾很多。”
在农村,地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