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如履薄冰 煌未央 > 第529章 封禅(第2页)

第529章 封禅(第2页)

甚至于,所谓的文景盛世本身,在太宗文皇帝在位时期——至少是前期,也依旧处于积累阶段。

在太宗皇帝长达二十七年的在位生涯中,直到最后的十年左右,天下百姓才开始感受到:诶,日子变好了?

哦,原来是圣君在位啊。

文景之治的成果、成效,本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文帝年间积累,于景帝年间见效。

结果因为刘荣的时空乱入,导致景帝刘启的在位时长少了足足十年!

故而,在刘荣即位后,对于自己在位年间,汉家所出现在积极变化、正面成果,刘荣很难说到底是自己的攻击,还是文景之治还没来得及见效的后劲儿,恰好在自己即位后见了成效。

但有这么几件事,是刘荣能比较确定:必然是自己的功劳——至少是‘功成在我’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宿麦,即麦粉面食的出现,极大程度降低了汉家底层民众的饥饿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汉家百姓民的幸福感。

对于农名而言,幸福,永远都没有那么复杂。

吃的饱就是幸福。

穿的暖就是幸福。

不挨饿,不受寒,如果能在三不五时沾顿荤腥,那就真正是只因天上有的神仙日子。

此外,粮产大幅增高,外加粮食官营双管齐下,也最大限度稳定了汉家——目前局限于关中地区的粮食市场,大幅提高了汉家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农民抗风险能力高,就等于返贫为佃农的几率低。

而自耕农,又是汉家——或者说是每一个华夏封建制农耕政权,最不可或缺的统治根基。

换而言之,刘荣搞出来的宿麦面试,外加粮食官营,直接提高了汉家自耕农的收入、幸福度和抗风险能力,并间接巩固了汉家的统治根基。

这一项,刘荣是能确定其功绩,并不需要探讨‘究竟是否文景之功’的。

量产——主要是粟稳中有进的产量增长,确实和文景之治脱不开干系。

但宿麦的大规模推广、面试的出现及推广,还有最近这几年,因肥料、耕作方式、耕作工具等人为外部因素,而进一步快速增长的粮食产量,刘荣也是能坦然把功绩,安到自己的头上的。

再有,便是吏制和官僚体系。

在过去,汉家的官僚体系说不上混乱,却也冗杂不堪,存在极为普遍的职务重迭、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

最具代表性的:丞相是天下的丞相,内史却有是关中的丞相;

天下包含关中,丞相也同样是关中的丞相,等于说关中有两个‘丞相’类型的全权话事人。

再比如军中,负责后勤输送的后将军、负责后勤线路安全的后将军,以及在战场上保护后方,随时准备后军转前军,引领大军撤退的后将军——都叫后将军,职责确是风牛马不相及,职权差异比人和猪的差距都大。

高的军中将帅,又或是长安朝堂发出指令,还得指名道姓不说,另需在字里行间疯狂‘明示’,以明确此后将军,究竟是哪个后将军。

再比如,仍旧拿内史举例。

——说是治粟内史,理论上本该是天下的农稼官,却只管关中的农桑。

不想着把职责范围,从关中往关外拓展拓展,却整天想着关中还有什么权利,是可以被自己扒拉进碗里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