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对于卫青——对于汉家未来的长平侯而言,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了……
“这样。”
“也别下去写写画画了——就当着朕的面,说一说太祖高皇帝五年的汉匈平城一战。”
“若是换做你侍中卫青,可否能做得更好?”
“或者说,可有哪些方面,是可以避免或加以改进、完善的?”
给出考题,刘荣便好整以暇的调整了一下坐姿,静静等候起了卫青的答案。
——说实在的,去年这场河套-马邑战役,真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
两个战场分开来看,一边是教科书级的城防战——沉闷;
一边则是一马平川的奇袭闪电战——平淡。
也就是‘以马邑为饵,声东击西谋取河套’的总体战略规划,有那么些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味道,值得人回味一番。
但要说是将其列为经典战例,以供年轻一辈的将官学习,那就有些太过于形式主义了。
——马邑战场‘迂腐守旧’的程不识,放眼如今汉室天下几千万号人,怕是也没几个人能学出神韵!
河套战场的突袭、抢占,也没什么值得拿到课堂上讲、教的内容。
可刘荣这第二道考题,即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围的汉匈平城战役,却是有汉以来,实打实的经典战例了。
敌我双方基本都是倾巢而出,数十万对数十万的兵力对比,毋庸置疑的举国之战!
期间,更是形成了匈奴单于vs刘汉天子的史诗级‘王对王’!
战役进展惊心动魄,又屡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转折。
毫不夸张的说:汉匈平城战役,几乎是如今汉室每一位有志于指挥作战,而非纯靠蛮力冲杀的将官,都必须思考、推演的经典战例。
若是换做一个寻常将官,刘荣大概会说:给你个十天八天,下去好好琢磨琢磨平城战役,然后拿个心得体会出来,朕要看。
但换做是卫青,刘荣就不愿这么做了。
——下去之后反思、作总结,大部分将官都能做到。
大家都能做到,就显不出孰优孰劣。
对于卫青,刘荣期待极高。
而极高的期待,往往也就意味着相应的极高要求。
不出刘荣预料:卫青思考了很长时间。
期间还不停地皱眉、低头,甚至是眯眼沉思。
过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终是沉吟着抬起头,对刘荣稍一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