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当今刘荣不是——从太祖高皇帝刘邦,到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再到先孝景皇帝刘启;
凡是汉家的天子,就没有哪个具备‘知错就认,认了就改’的优良品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为肉体凡胎的人,汉天子自然也会犯错。
饶是英明神武如太祖高皇帝,德披苍生如太宗孝文皇帝、阴损为国如孝景皇帝,也都不能免俗。
但汉家的天子错过错,只是犯了错之后,汉天子或许会私下里偷偷改正,又或是暗自提醒自己‘下不为例’,明面上却权当什么都没发生;
但嘴上,汉天子却绝对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举个最形象的例子。
就算有一天,刘荣看花了眼,把一头鹿看成了马,从而和朝公大臣产生分歧,刘荣也绝不会承认说:不好意思啊,朕眼花了。
而是会咬死不松口,指着鹿就咬定这是一匹马;
然后半夜遣人,偷偷把鹿换成马,再于次日理直气壮的对朝公叫嚣:看,朕说了是马吧?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由于现阶段的华夏文明,还处于‘君权神授’这一概念的新兴时期。
君权神授,代天牧民,意味着‘天子’二字,基本就是字面意思:天神的二子。
既然是神的儿子,也就是半个在世神,那当然是不会犯错的咯?
毕竟后世有句名言:神,是不可以有血条的;
血条暴露的那一天,便是神跌落神态的开端。
同样的道理:在这个时代,神是不可能有错,也不可能犯错的。
自然,至高天神的儿子——天子,也就是实际上的皇帝,也是不可以犯错的。
就算客观上无法避免犯错,主观上也绝对不能承认。
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这一现状,是直到汉武帝那封轮台罪己诏颁布,开启了华夏帝王‘罪己认错’的开端,才得以初步转变。
但与此同时,武帝爷一封罪己诏,也算是以官方立场,承认了天子可能会错、皇帝可能会犯错的客观现实。
然后,天子就不神圣了;
臣子就可以叽叽歪歪,张口天子失德,闭口天子犯错——甚至有佼佼者如霍光,明明只是想废帝另立,却为了增加自己废帝的说服力和合法性,而为昌邑王编织一千一百二十七件‘罪过’了。
可怜海昏侯,在位短短二十七天,却忙忙碌碌犯下大罪一千一百二十七件;
平均每天超过四十二件——也是难为海昏侯,在每天有限的十二个时辰里,居然能来得及犯这么多事儿……
说回眼前:如今汉家的政治背景,还不允许皇帝在任何场合、以任何形式,亲口承认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