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如履薄冰 煌未央 > 第261章 人心啊(第4页)

第261章 人心啊(第4页)

过去,骂刘舍骂的最凶、最勤的那几个,恰恰也是现如今,跑桃侯府跑的最多、跑的最勤的。

只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不外如是。

再说御史大夫岑迈——先帝朝的少府卿,除了一毛不拔,便没什么值得人称赞的特质。

朝堂内外提及此人,也大都只是就岑迈的原则性,或由衷,或暗讽着赞叹一番。

现而今,岑迈却已官至亚相御史大夫,在外朝地位仅次于丞相刘舍,实打实的三公!

虽然年纪大了些,不大可能再进一步,却也是如今汉家数一数二的重臣;

放眼如今汉室天下,需要岑迈点头哈腰赔笑脸的人物,也不超过五指之数。

太仆直不疑?

太宗皇帝朝平平无奇的中郎,秩六百石,到先帝朝才做了未央宫卫尉;

又在吴楚七国之乱时平乱有功,加官进爵,封了侯做了卫尉,跻身九卿之列,却是众所周知的‘靠爱惜羽毛,彰显德行’做官。

廷尉赵禹?

先帝朝的廷尉左监,比千石的小虾米,上了朝连主动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人在过去,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小人物——哪怕是丞相刘舍,在三公九卿一级眼中,也同样如此。

但现在,这些人却组成了刘汉政权最高决策层的核心班子,成为了站在汉家权力金字塔最顶部的一群人。

刘荣想做某件事,如果这些人反对,那就算刘荣硬要做,难度也会极高;

反之,只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哪怕刘荣是要手搓歼星舰,也至少不会遇到太大的人为阻碍。

今日,刘荣算是就军功核算制度改革一事,得到了公卿级别重臣的一致支持;

日后具体推行起来,也就不再需要刘荣事事亲为——有这些人在,甚至是有下面,那些愿意捧这几人臭脚的官员在,此事便算是成了大半。

而这件事一旦完成,无论是对于此战之后的程不识,还是汉家日后的军队建设,乃至于民风引导、战争动员,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才是刘荣在眼下——在北墙战事正憨,刘荣自己都还熬着日子,等着开春加冠大婚的微妙时间点,莫名其妙要改革军功核算制度的真正原因。

——保程不识一手,免得战后程不识因‘作战不利’而获罪,只是顺手而为;

为日后的汉匈决战铺路、创造更为积极地政策环境,才是刘荣的真实目的。

政策内容得到决策层的支持,具体措施上,刘荣自然也没忘拉个典型出来,好将口风放出去,以供朝堂内外明白自己的意图。

很不辛:刘荣这次挑选的典型,依旧是历史上,那位‘终老难封’的悲情人物……

“李广为雁门守,战功卓著。”

“为验证李广的才能,调李广为广陵太守,不日赴任。”

“除调任外,别无赏赐、嘉奖。”

刘荣此言一出,众人当即心下了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