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藩也削了,王也反了,临到头来,你给人家砍了?
还是因为叛军一句‘诛晁错,清君侧’,就把当朝内史、当今帝师砍了?
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个强硬的中央政府——甚至都不像是个正常、不软弱的中央政府所能做出来的事。
正如刘荣方才所言:这回,刘濞说诛晁错,你天子启就把晁错给砍了;
那下回,再有个叛王说诛岑迈、诛郅都,你砍不砍?
万一哪天冒出来句诛申屠嘉,你天子启难不成,还真要把身为开国元勋的六朝老臣,当朝丞相给砍了?
像什么话呀这……
只是想归想,刘荣也隐约能意识到:对于晁错这个人,皇帝老爹也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但刘荣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天子启的考量,居然会纯粹到那般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这句话,公子,共勉……”
轻飘飘丢出这句自己在历史上留下的名言,天子启只悠悠发出一声长叹,顺势在御榻上侧躺了下来。
只是望向刘荣的目光,却随着那愈发慵懒的坐姿,而愈发锐利了起来……
“宗庙,社稷,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与之相比,一人,一户,乃至一城、一郡——在必要的时候,都是可以舍弃的。”
“先帝曾教导朕:一人哭,何如一路哭?一家哭,何如家家哭?”
“——先帝也曾说,为天子者,并不是必须要冷酷无情,而是要怀有对天下的大爱,却非对一家、一户的小爱。”
“若一家一户的苦难,可以让千家万户得到安宁,那这一家一户,便是可以被牺牲的。”
说到这里,天子启便抬起手,曲肘以手掌撑在脸下,面色只说不清的冷淡。
“公子觉得杀了晁错,会让朝堂——让朕丢了面子。”
“但朕认为,杀了晁错,可以撕碎吴楚贼子的遮羞布,让天下人不再搞不清楚状况,而是可以认清正邪,从而坚定地站在长安朝堂这一边。”
“便是已经投身贼营者,也将自此狐疑不定,甚至弃暗投明。”
“——朕,不需要面子,只想要里子。”
“如果不需要付出代价,朕当然也乐得有一个仁义无双、泽及鸟兽的好名声。”
“但若需要付出代价,尤其还是朕不愿付出的代价,那朕,也丝毫不介意后世之人,将朕与夏桀、商纣之流放在一起评说。”
···
“朕,不是先帝那样天资卓绝,能同时顾全面子、里子的皇帝。”
“既然天资平庸,便只能谨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子里子不可兼顾的道理。”
“——朕,选里子。”
“哪怕再让朕选一万遍,朕,也绝不会有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