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陈有明中医诊所有明堂 > 19久别重逢入V公告(第3页)

19久别重逢入V公告(第3页)

小陈转向右侧:“右边这栋两层楼,楼上是客房,六七十年代还接待过知青住过。”说着,她推开右边一楼的门。屋内光线昏暗,中央摆着一张木质工作台,简陋却坚实。

“这里是陈三金当年的工坊。大家可能会好奇,陈三金那么有钱了,还亲自做什么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

陈三金祖上是制秤的匠人。他并不是靠剥削长工发家的贪财地主,反而以刚直公正的性格在族中闻名。清末战乱时,他带着部分族人逃难,但始终记挂着一件未完成的订单——一杆秤。

安定下来后,他特意建了这个工坊,只为完成那杆秤。有人劝他:“世道这么乱,人家未必会千里迢迢来找你。”

陈三金却说:“做人和做秤一样,要讲信用,守承诺。”

关临渊听得频频点头,聂明月看了他一眼,他假装没看到。

聂明月心中生出一种奇异的陌生感。他看上去一切如常,对再次见到她似乎毫无触动。她耳边回荡着小陈的讲解,思绪却逐渐飘远,心底隐隐有些失落。

小陈继续讲:“陈三金每天在工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身体也每况愈下。等他终于完成那杆秤时,双眼几近失明。后来,他被作为坏分子批斗游街,不久便去世了。”

“那杆秤,最终也没能交到主人手上……”

每次讲到这里,听者往往深受触动。小陈习惯性地期待两人露出动容的神色,却发现他们都神情平淡,仿佛心思各异。

-

聂明月悄悄用手指在工作台上抹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把手背到了身后。

关临渊其实早就分了神,却努力装出一副专注的样子,还主动提问:“所以,一直没有人找过来吗?”

小陈摇了摇头:“除了当年村里的知青们回来怀旧,倒是没有其他人特意来过。”

“住在陈家的知青,叫什么名字?”聂明月问。

小陈愣了一下,显然答不上来。

“那陈三金的那个嫁出去的曾孙女,嫁去了哪里?后来也没回来过?”关临渊接着问,“还有那杆秤,现在还在这里吗?”

小陈内心呼啸:救命啊,两位贵客的关注点怎么和别的游客不一样……

-

随后,两人去了正房堂屋,参观陈家搜集来的旧物。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这些物件确实颇有新鲜感,但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他们来说,却激不起什么波澜。

20分钟后,两人已经绕着陈家完整走了一圈。关临渊走在前面,浑然不觉他背后的驼色风衣上,多了一道显眼的黑印。

聂明月瞥见那道黑印,忍不住笑了一下,顺手搓了搓手指,心情莫名轻快了不少。

“两位可以自由参观,六点钟到旁边的农庄用餐。我们为两位安排了地道的农家菜。”小陈微笑着说道,随即转身离开,准备回去向领导复命。

-

知青的房间窗户正好和对面楼女眷窗户相对,两人站在窗口,如果对面点灯或者有光亮的话,可以将里面看得一清二楚。

在房内的床榻上,摆了一床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花被,还有桌上的茶缸、脸盆架上的陶瓷盆……一众物品的存在,极力复原特殊年代的知青生活。

聂明月留意到,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放了一张旧照片和报纸剪报。

那是一张6寸黑白照片,画面中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肩扛农具,神采奕奕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旁边的剪报则是《秦川日报》1997年的一期报纸,用了半版篇幅报道一群老知青回乡重拾青春记忆的故事。剪报里,照片上的老人们按照当年的队形,在同一地点重新合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