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京城里果然谣言满天飞,一时间沸沸扬扬,镇国公府和北静王府闹翻了,简直惊呆了一众吃瓜群众。
他们两个不是铁瓷儿吗?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牛赟那边,没想到如今还有这种不准备给皇帝面子的勇士。
没有人注意到,水溶悄悄的接到了两封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中一封是李璠师兄的,里面就四个字:
【加我一个】
水溶心里暗暗嘀咕,李璠师兄这也太聪明了。
啥信息都没有,竟然单凭这么点风声就猜的七七八八了。
再看另一封张衡玉的来信,水溶更是忍不住咋舌:
永安帝究竟是多不得人心啊!
怎么造反搞皇帝的事,一个两个都这么积极。
但是水溶转念一想。
一个李玄策、一个张衡玉,两个前首辅,关联着多少弟子,门生,门下。
还有魏璟这个在礼部打转了许多年,主持的会试等考试难以计数,更是桃李满天下。
别看魏璟是清流中的清流,李玄策和张衡玉似乎也是好人,但是这年头,能在官场中摸爬滚打,还囫囵个的,哪个背后没有派系。
不结党就是个笑话!
单打独斗当孤臣,拿全家去赌皇帝的良心,那才是天字第一号大傻子。
就算是当初在扬州任职巡盐御史的时候,林如海看似孤立无援,实际上背后也有家族势力,有同窗,有座师,有同年,甚至有清流势力和贾敏背后潜在的勋贵势力。
水溶掐指一算,除了文官这边,皇帝和宗室关系也不太妙。
趁着收拾义忠的机会,宗室没少敲打牵连,杀的杀,贬的贬。
至于勋贵武将,那就更不用说了
牛继宗可是镇国公府的当家,如今八公里执牛耳者,被皇帝害死了。
高丽一战,多少人战死,从上到下,从将领到小兵,死了一大批,京中几乎户户挂白,这些人家能对皇帝有好脸色才怪。
若是皇帝再造作下去,那除开那些奸佞小人,永安帝怕是要众叛亲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