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子弟虽然不出仕,徐伯父却是有名的大儒,几个表兄身上也有功名,在朝中也不是没有好友位高权重,其实徐家大可以通过其他的官员上交朝廷,如今这么做,显然是要把举荐的功劳留给他。
水溶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只是问道:
“我见几位表兄学问都很是扎实,想来进士及第不是问题,不知几位表兄将来可要科举出仕?
若是献上这些书册手稿,尤其是农学和火器的资料,想来陛下不会吝惜爵位的。”
徐鹤轩知道水溶这是在侧面询问他,若是皇帝赐下爵位,要落到谁头上。
“你那三个兄长虽然愚钝,但是学问勉强能够见人,下次恩科,就让他们去闯一闯吧!
若有幸考上进士,也不必在翰林院耽误时间,一个个也不是什么当宰相的料,偏科也偏的厉害。
就让他们在六部谋个职位,能够一展所长就好。”
水溶了然,也就是说,爵位直接落到徐伯父本人头上就好。
水溶觉得这样也不错,几位表兄还年轻,将来再立功未尝不能封爵。
水溶心下有了决定,接下来忙完了案子,还是去了解一下几位表兄的情况吧。
尤其是二表兄,大表兄对数学的热爱,只看水溶前些日子惨遭牺牲的头发就知道了。
三表兄喜欢兵法和火器,这水溶也很是了解。
唯有二表兄,听说二表兄擅长农学,还曾邀请水溶去郊外庄子上玩,不过之前因为年节,之后又忙着案子,所以一直没腾出空来。
水溶记得,大表兄对水利知识也很是精熟,所以接下来,就针对大表兄和二表兄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解吧!
和徐文浩畅谈了几日之后,水溶对他水利方面的才华了解的更深刻了。
在水溶不用地府通开挂的情况下,大表兄徐文浩这方面理论知识甚至比水溶更加精深,而且不得不说,有时候天赋这种东西真的是天生的。
只是纸上谈兵的讨论治河方案,水溶就屡屡为徐文浩的奇思妙想惊叹不已。
至于实践经验,大表兄更是不缺,听说他为了学习和实践,借着去各地游学的机会,考察过许多水利设施、堤坝桥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水溶只看那厚厚的一摞图纸资料笔记,就唯有甘拜下风了。
和徐文浩“相亲相爱”了几日之后,水溶祭奠了一下自己惨死的脑细胞,决定接下来去找二表哥徐文渺,到田间地头溜达溜达放松放松。
徐文渺听了水溶的请求,眼睛“唰”的一亮。
三兄弟里老三最是爱玩,所以往日里都是文波带着若渊一起出门各处玩乐。
大兄和若渊又都热爱数术,很是有共同语言。
(水溶: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你乱讲!)
往日里他总觉得自己笨嘴拙舌的,像亲近若渊表弟,又不得其法,如今总算可以走到他擅长的轨道上了。
徐文渺很是兴奋的说道:
“好啊,我在城外有个田庄,如今正好要春耕,我带若渊你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