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的结论还是,风险太大。
如果米军全面出兵,或许能够给东北国防军以莫大的压力,但是同样,米国的兵力损失会成指数增长,这是米国无法承担的风险。
如今米国在这边已经有数千飞行员阵亡,这已经让国防部顶着莫大的压力了。
如果出现数万甚至十几万的伤亡,
国内的反战浪潮会把他们的家给掀翻了。
尽管,国内媒体已经在妖魔化周浩和东北国防军,民间还是没有出现反对周浩的浪潮。
也难怪,这些年,周浩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带着东北国防军种田搞基建。
每次所谓的侵略别人,都是别人惹到他的头上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浩对宣传的投入也是舍得下本钱的。
邀请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媒体人访问东北。
这些媒体人一来到东北,就被这里繁华的景象吸引。
这里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落后的景象。
而这些知名媒体人在回国后,也发表了不少介绍东北的文章。
虽然其中不乏尖酸刻薄的,但是大体上还是比较正面乐观的描述。
一方国家对于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苏俄莫斯科,最高统帅部。
大统帅召集国防部长伊古斯和情报部门负责人谢尔盖耶夫商讨东北亚的战事。
“谢尔盖耶夫,仔细给我们说一说北海战役到底是怎回事?日本投入了两百五十万大军进入,怎么这么快就被动打得投降?”
苏俄大统帅自己心里很是疑惑,按照兵力对比情况,日本不应该会输得那么惨啊!
况且日本人还投入了六千架战斗机。
最后米国还提供了三千多架战斗机。
然而,在面对东北国防军的时候,联合空军接连两次都失去了制空权。
现代战争失去制空权,就意味着已经输了一半。
东北国防军的空军就会如此厉害吗?
如果联盟也要和他们打一场,会不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联盟的空军在二战中和德国空军作战的时候,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大统帅心里很清楚。联盟的空军水平也就和米国空军水平相当。
如果米国空军在东北国防军的空军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那么轮到联盟的时候,估计情况也会差不多。
其实,情报部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给大统领汇报其关注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