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重生的我没有格局微信更新 > 第695章 一种独特的务实(第2页)

第695章 一种独特的务实(第2页)

所有工地,全都喝“沙啤·彭城”。

本地啤酒被打得节节败退。

严格来说,除了啤酒花的产业基地不齐全,整体上“沙啤”说是上下游全产业链打通,完全可以。

同样都是水啤,“沙啤·彭城”味儿稍微重那么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摊到一千万升的啤酒销量上,那就秒杀。

巧了,张老板还真有魔法……

正常来说,外地啤酒想要击败本地啤酒,是很难的事情,除非直接在当地生产,否则就要额外增加大量成本。

所以要击败地方啤酒品牌,就得靠疯狂兼并、收购,除非你有魔法。

原因就在于南郊区现在的大项目,怎么来的,谁投的,哪怕是个包工头,都清楚是怎么个事儿。

所以相较于冀北省的省府大院,保州市政府和安次市政府是很热情的,安次啤酒厂可以拿到“沙啤”的代加工订单,有个五千吨就够花差花差了,也差不多占了几分之一的产能。

而这一千万升的市场,还只是工地的固定采购,衍生出来的一般消费市场,规模也是相当惊人的。

拼价格,京城本地啤酒厂的原物料价格,是“沙啤”的三到五倍,主要优势就是地方保护、本地品牌忠诚度、铺货成本。

可只要张浩南愿意,“沙啤·彭城”就能直接降个五毛钱……一瓶。

规模优势对大多数京城批发商来说是熟悉的,但是,物流优势……很多人并不清楚。

“沙洲物流”进入华北市场的契机,就是南郊区的大开发,这次一揽子项目,让“沙洲物流”的公路运输网点开始布局京津冀,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啤”的成本优势只会越来越高,低端啤酒只要不是省级行政单位地理跨度特别巨大的,都没得打。

按照过去的惯例,这种情况就会是当地政府下场拉偏架,大国企来了也没啥鸟用,地方保护主义是全国通行的。

然而这玩意儿至少在京城的“沙啤”身上是失效的,“沙啤”也没有去南郊区之外攻城略地,目前就是低端啤酒横扫工地固定消费场所;高端则是打入娱乐社交场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像“山湖”系列,属于小批次供应,于是京津地区的不同地方商会,喝的其实都不太一样。

淮西省的老板,多喝“沙啤·大别山”或者“沙啤·大巢湖”;江右省的老板,有点咖位的,喝“沙啤·井冈山”或者出口版本的“井冈山”;两江省的多喝“沙啤·洪泽湖”或者也喝“沙啤·紫金山”。

高端市场规模不大,但印象深刻,基本上老板们小聚,开个一提不是点山就是点湖,形成了一点点小众风气。

然后小众带动大众,走量水啤的牌面,是通过“沙食系”甲方在工地上带起来的,吕卫东带着徒子徒孙,没少在冀北省和津门营销,地方电视台广告轰炸的效果非常突出。

现在又帮冀北省重启四个死掉的牌子,短期内在安次市就新增就业岗位两百多个,未来如果扩产,也未必不会在保州。

正是这些操作,才有了“沙啤”总营收五亿美刀的惊人规模,而其中一亿美刀的营收,其实来自海外。

都是散酒,到港保税区之后再灌装贴牌,有的直接封装近距离出口,有的则是就地销售,基本都是贴牌,不过利润还是可以的,毕竟是酒水。

所以从整体营收结构来看,出口和内销大概就是一比四,再加上还有些市场没有被激活,“沙啤”的长线增长是相当可以预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