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到了青县。
把所有的东西都搬了进去,罗玉安问:“阿姐,那我们回来了,饭馆还开门吗?”
罗玉宁摇摇头:“不开,忙活了这么久,该休息还是要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有精力更好地赚钱。你就安心在屋子里做功课,家里事情有我们。”
“好。”罗玉安点点头:“那阿姐,我进去看书了。”
“进去吧,晚饭好了我叫你。”
到了夜里,青县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烟花,将夜晚照得亮如白昼。
罗玉宁抱着怀芳,带着三个孩子去了街上玩。
街上的行人很多,有人在街上放鞭炮,放烟花,还有卖烟花的,罗玉宁给孩子们买了三把,就在街上人多的地方放了。
既能看,又能自己放,三个大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罗玉宁也很开心。
这里比青山村要热闹得多,没有那么多的糟心事,这个年,过得好极了美极了。
而辛氏,从来没有过过这么难过的新年。
从老大一家回来之后,不不不,应该是娶了崔兰之后,她陈家的日子过得就跟下坡一样,一天不如一天。
别人家过年,准备鸡鸭鱼肉烟花爆竹的年货,忙得不亦乐乎,而辛氏,口袋空空,连把斤肉的钱都被陈家友和崔兰给薅凸了。
家里又是她管事,她不买东西,陈家朋陈家友两个男人更不会动手。而两个儿媳妇汪梅和崔兰,更指望不上。
汪梅躺在床上跟个废人一样,话也不说,床也不下,好一点的是,饭也吃得少。
可崔兰,跟汪梅一样,不下床,话说得不少,饭也吃得不少,八个月的肚子大得跟要生了一样。
辛氏劝过她,让她多下来走动走动,到时候好生一些,或者少吃一些,孩子没那么大,也好生出来。
可陈家友当时就骂她了,说她小气得要死,让崔兰吃不饱饭,就相当于饿着他儿子。
辛氏干脆闭嘴了。
街坊邻居们热热闹闹地准备过新年,陈家冰冰凉凉的,一点烟火气都没有。
连个孩子的声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