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总体来说,在明清前期,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这一点看朝廷当官的成分就一目了然。
但是,任何政策的实现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没有根基,再好的政策就是浮云。
哪怕李世民从登基开始就大力推动地方官学的落实,但是从目不识丁到可以参加考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跨度,这一点只能用时间来抹平。
反正十年内,都不要指望科举制能出现什么真正的底层百姓出身的官员。
而在这之前,寒门自然是最好的过渡。
比起树大根深的豪门望族们,寒门是皇帝当前最值得拉拢的,而寒门也需要皇帝的支持,得到和世家子弟站在同一个舞台的机会。
拉一打一,平衡朝廷的局势。
任何一个合格的皇帝对这种事情应该都再熟悉顺手不过。
从这一方面来讲,后来的朝代,文武之间居然能出现压倒性的局面,真的可以看出皇帝对武将已经忌惮到什么程度了。
毕竟文武互相制衡应该是皇帝的通识才对。
糖糖看弹幕讨论看的津津有味,有时候还会分享给李世民。
李世民以为是它“看见”的未来,习以为常,然后他们俩还会就此讨论起来。
对于这件事情,李世民的评价是“震惊我三观,所以后世的军事是不是很烂?”
三观这词是他和糖糖学的,而糖糖是跟弹幕学的,一代传一代,也是代代相传了?
糖糖想了想,“看皇帝。”宋朝普遍烂的一批,明清看皇帝吧,反正大致上都没有宋之前的朝代能打的感觉。
(以平均水准来说,是下降了。)
(确实,到明清虽然有火器了,但是同时代西方却发展的更快。)
(对比肯定是横向对比啦,秦汉唐的军事实力都是同时代最顶尖的,但是到了宋明清却没有,所以是下降了没错。)
(就是说,他们怎么好意思对秦汉唐各种挑三拣四的?大为震惊了我。)
(其实明朝到清前中期还是很厉害啦,后期才糜烂了。)
(不能说不强,但是没有君临天下的气势了。)
(就是被追上了。)
(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天朝上国觉得自己牛逼得不行,还要进步什么呢?)
(哈哈为什么都在说明清了,你宋怎么哗啦一下不见了?)
(哈哈哈哈哈哈。)
(啊!欲言又止。jpg)
(咱就是说,这种话题有必要带你宋吗?)
(明清还能恨铁不成钢一下,你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