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东看向两位组长,“从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连续三年梁溪地铁都是亏损的。在这种情况下,梁溪市还申请了3号线的建设,我个人认为是没必要的。”
听到这里,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的司长刘易阳眉头就是一蹙。
梁溪市关于地铁3号线的申报,很早就递交到交通运输部了。
负责审批的,就是刘易阳本人。
当时审批的时候,刘易阳是比较认可的,也给出了正面的态度。
然而交通运输部通过之后,到了发改委层面却卡了壳。
据说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是持反对的态度。
两个主管部委意见相左,这事儿就有些麻烦了。
本来刘易阳了解了情况之后,是打算和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方面沟通一下的。
可他还没来及沟通,就被抽调进了联合调研组下了江南。
今天来到梁溪市之后,刘易阳就还想着,是不是找个机会和江主任汇报一下情况。
毕竟,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是江主任分管的。
江主任如果能认可自己的意见,基础产业司那边的态度很可能会有所改变。
现在听冯凯东这么一说,刘易阳就知道,人家发改委方面应该就这个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
自己就算找江主任汇报工作,怕是也无济于事了。
然而刘易阳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还是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梁溪市的GDP总量也好,财政支出也好,都是符合要求的。甚至可以说,要高出要求不少。”
刘易阳解释道,“梁溪地铁的成功修建,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不说,也让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活力。这一点,从梁溪市近年来人口净增长就能看出来。”
“地铁的盈利固然是一个参考,但只盯着盈利去看问题,难免会有所偏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梁溪地铁的运营是利大于弊的……”
聆听着刘易阳的侃侃而谈,坐在他对面的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陈沪琴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基础产业司是委里分量很重的司局,陈沪琴虽然是副司长,但括弧后面可是有“正司级”后缀的。
比起一些司局正职,她是不遑多让。
因为业务上经常有沟通,陈沪琴和刘易阳是比较熟悉的。
之前因为梁溪地铁3号线的问题,二人也不止一次沟通过。
但结果,好像都不怎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