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就是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平衡,让大户们赚钱,让百姓们过的更好,让朝廷更强,又压制了大户。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很多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做成了。
就好像最初的集市是为了交易,渐渐的有了常驻的人,也就出现了小镇,沟通附近村落的交易。为了保护自己,防备野兽、敌人,就从扎篱笆,到垒砌围墙,最终成了城池。
现在我大明在经历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人们想要赚的更多,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生产新颖的东西,扩大地盘等等。我们这些当官的要做什么?就是看着这个过程,时时拨乱反正,保证稳定的发展。”
“你的道理真多。”海瑞都忍不住吐槽了。
“我这全都是大实话,你就学吧。”
两人围绕着外面的人间繁华的胜景闲话饮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算是开始说起了正事儿。
“这次让我回京,是给我安排什么职位?”
海瑞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是王言给他调回来的。不过他也没有埋怨王言事先没有通知他,因为通知他也没什么用,平白让他睡不着觉,不如不说,一纸调令让他进京也就是了。
“接我的班,做顺天府治中,代主顺天府事。之前没告诉你,就是怕你睡不着觉。”
“我还真睡不着。”
海瑞惊讶的牛眼都瞪大了,“陛下真让我主事顺天府?”
“当然了。”在海瑞怀疑的眼神中,王言笑呵呵的说道,“不过肯定还是我力荐的么。老海啊,你还是没明白。
陛下其实并不关心谁主事顺天府,陛下要的是顺天府保持现在的样子,权贵大户们老老实实,百姓安居乐业,让这京城有帝国的伟大气象,同时也要保证每年的进贡不低于两百万两银子。
这也是我的诉求。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拿命做出来的好局面,就那么让旁人给糟蹋了。你算是我的人,也是可靠的人,顺天府交给你我也放心。
至于你能不能做好这个主事,那你不必担心,我此次也要留在京城了,有些时候我会直接插手的。”
“你要留京?我要主事顺天府,那鞑子那边,还有胡部堂……”
王言含笑点头:“你看看,这不就一下说对了么。鞑子那边就由胡部堂接手,他跟戚继光也是老搭档了,打了两年多,鞑子早都被打废了。是咱们一直不同意他们的求和,否则这仗哪用这么久?半年就打完了。”
“鞑子求和了?”
王言点头。
“陛下没同意,徐阶等人也没同意?”
王言继续点头。
“为何?”海瑞不理解了。
“因为打仗能赚钱。”王言耐心的解释起来,“从开战至今,可统计的……”
王言给海瑞讲的,正是先前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同时随着战争的胜利,随着地盘的逐步扩张,人口、土地全都在增加,王言先前制定的移民实治的计划也由此开始,带动了这边的发展,让这些草原的百姓有了钱,那么大明的产品自然要铺过来,这又是消费循环起来。
此外还有辽东那边,虽然没有打硬仗,但也是软刀子缓慢的割着朵颜三卫和女真人,一样开始向辽东移民,大搞建设。
而针对朝鲜,就是纯粹的将货物倾销给他们了,如此多年过来,朝鲜早都流通宝钞了,他们就是在给大明创造财富呢。
在加上打仗不断的消耗各种物资等等,大明的各种粗浅的制造业这几年飞速发展,大工厂、小作坊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建起来。
百姓们不论男女,全都忙碌了起来,职业的没有地的工人也随之大范围的出现。新思潮也在大明的土地上涌动起来,毕竟思想要匹配社会发展的,两者相互促进。由此也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各种论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