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这小子虽然年纪不大。
但无论经济实力还是人脉,已经不能当成一个晚辈来看了。
韩仨坪长叹口气,不知道这小子会说些什么。
但愿别太过火!
除了韩仨坪,田状状也打来电话。
但语气就不像韩仨坪那样生硬。
“你要发声我不阻止,但要掌握火候,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不能碰自己心里要有数。”
李琛心里舒服多了。
“放心吧,老师,我不会乱讲的。”
李琛和刘一菲的博客下,网友千呼万唤请李琛开嗓。
新浪独家电话采访了李琛。
“李导,网上的网友都希望您能评论一下此事,其他导演也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您是否也认为这剧本应该被毙呢?”
李琛坐在自己办公室,双手交叉,神情松弛,电话开着免提。
“当然!剧本既然属实,你再怎么改,也无非换汤不换药。”
“你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一个电影人。”
“那段历史不需要他来重新诠释。”
“他也代表不了我们这一代人。”
“难道历史课本讲的还不够清楚?”
“他是走火入魔了,姜闻说的没错,《寻腔》的阴影太深,又经历了珂珂洗礼的官司。”
“总希望剑走偏锋的证明自己。”
“但不应该消费民族感情!”
杨思维站在一旁给她老板竖起大拇指。
“那如果这剧本最后修改过审了呢?”记者又道。
李琛嗤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