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叫许愿逢,许愿逢华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学毕业,本来想进公司后大展拳脚,但一个没人脉没资源的实习生进来只能被使唤去打打杂,许愿逢意识到自己在这里估计没有出头之日,打算这个月工资一到手就跑路的。
现在嘛,机会来了!
许愿逢第一次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些紧张,也知道时间紧迫,走到大白板前拿白板笔,简单定了三点——演员、剧方、网友。
许愿逢用笔在演员两个字上画了个圈:“首先是演员发声,演员可以发表饰演这个角色时的感受,感谢观众的感触,不直接评价角色死亡原因,不涉及‘阶级’对立词汇,如果评论区有人提及‘阶级’,选择高赞评论回复——角色是剧组与编剧倾注心血创造出来的,演员对饰演这个角色很高兴,感谢观众的触动与偏爱。让观众意识到角色与现实是有区别的。尊重观众感受的同时做到不延伸‘阶级’争议。”
从“演员”到“剧方”画了个双向箭头。
许愿逢转头问丁茜:“目前两方的态度。”
丁茜:“剧方愿意和我们配合发声‘演员及公司尊重剧组整体创作逻辑’。”
许愿逢:“那我们可以让公司出面,转发演员微博,感谢剧组信任与支持的同时感谢观众的投入与关注,弱化对立感,强化‘多方共同完成创作’的共识。”
许愿逢从“演员”到“观众”画了一条线,中间打了个叉,“多说多错,说出的话容易被过度解读,演员近期不要参与任何与剧方有关的话题,让它自然降温。”
许愿逢从“剧方”到“观众”画了一个单向箭头,“可以建议后续剧方宣传时侧重‘角色带来的情感共鸣’,她他身上的某个优秀品质让观众联想到身边或者网络上的某人,引导讨论方向。”
许愿逢总结:“争议一直存在,只是这次刚好被激发出来,争议难以解决,就让它在大众视野里弱化缩小,让观众意识到演员懂观众的共情理解。让剧方觉得演员尊重剧方创作。这样才能全身而退。”
许愿逢侃侃而谈的时候不紧张,说完这番话,面对众人紧盯着的目光,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紧张。
丁茜主动开口,“这个想法很不错,就按你说的办吧。”丁茜脸转向公关部部长,“刘部长,你没意见吧?”
公关部部长点头,“就按小许说的去做。gogogo!都动起来!”
一群人呼啦啦的起身回到了岗位,各司其职,蘅星娱乐今晚的公关部注定彻夜不休,直至天明。
丁茜走的时候,柔声对许愿逢说:“这里不是学校,你不用叫我老师,不介意的话,叫我一声茜姐吧,以后遇上事了可以来找我。”
“好的,谢谢……茜姐。”——
作者有话说:乔姐、乔妹:下章出场!
第34章抱抱
乔知筝发博,公司转发微博,剧组发声。
三方通力协作之下,网上风向明显好转。
一切尘埃落定。
因为这一起风波,还冒出了一些比较玄学的博文,乔知筝刷到时简直哭笑不得。
递过手机给身旁的乔筝看内容,“你看他们写的这些东西,真是怎么离谱怎么来,有说我养小鬼被反噬的,有说我请神助事业运气结果请到了鬼所以事业运多舛,还有一个最离谱的,他居然说我从进娱乐圈之后就已经不是我了,被公司找了个人顶替了,因为公司觉得我的财运不好,就找了个和我长相相似但财运更好的人来顶替我来旺公司!”
博文说得那叫一个有理有据,直言“有图有真相”,乔知筝点进去一看,不知道谁拍了张乔知筝和乔筝并排走在一起的照片,照片有些模糊,但不难看出两人侧脸高度相似。
乔知筝想了想,发现这应该是有一次两人一起出去闲逛时被拍到的。
乔知筝十分无奈,又有些自得,“啊~这就是人红是非多吧~随便拍张照片就能编出故事了。”
“你心态还挺好。”
“那可不,不然怎么办呢,总不能有人骂我乱造我谣我就去死吧?这种我吃亏他们高兴的事我才不干呢。说起来,乔筝,你有没有看过那种‘我死后他们都开始后悔’文学?”
乔筝点点头,挑眉,“so?”
“我觉得这种文学有点怪怪的,活着的时候也没见对她多好,死了又怎么可能会有多爱,讨厌的人死了,高兴还来不及呢,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喜欢看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