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盛世,将如你所愿!
。。。。。。。。。。。。
安排好此间事宜,晁盖回到锦州城,让燕青率领七千五百兵马、一万金兵俘虏前往天王城听命。之后在卢俊义护卫下,继续带着八万金兵南下。
南下路上,每天行军五十里便安营扎寨,砍伐树木,建设一座可容纳十万人的营寨。第二天启程,营寨不拆,继续前行,再建设营寨一座。如此循环,从锦州到燕京,路途一千里,共建设营寨二十座。
晁盖一过山海关,人烟密集起来,一路上小镇、城池不断。立刻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精神天眼一开,半径九千米的范围笼罩之下,天命值嗖嗖的上涨。
原来,这半年以来,随着晁盖在东北不断取得胜利,消息传回中原,《华夏半月谈》加足马力进行宣传,如今整个华夏帝国范围内州县乡镇每半月都有一期《半月谈》投送。
百姓们最爱看的就是里面关于东北战况的介绍。
“哈哈,鞑子皇帝死啦?敢跟陛下单挑,真是不知死活!”
“啧啧,这高丽国王真不要脸,竟然认陛下为父,他年纪比陛下还大呢。”
“看在高丽每年进贡粮食一百万石,白银十万两的份上,原谅他吧。”
“好啊,林冲将军果然厉害,一战夺城,二战灭军,这下鞑子手里没兵了吧?”
“这靶子国王又认陛下当义父了?陛下要小心鞑子有吕布之谋啊!”
“千里远征,将鞑子赶到极北之地。陛下万岁!”
“林冲将军封为兴安侯了?这可是实地分封,陛下糊涂啊,怎可给武人如此权力!”
“但是好羡慕。”
“鞑子既然怂了,那辽国怕也不行了吧?”
“那是,那是,辽国连鞑子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是我华夏天朝的对手,我们连续收复燕云十六州,又拿下辽国多城,他们连屁都不敢放。”
“辽国既然这么怂,我们之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额。。。。。。”
。。。。。。。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华夏国内充满激昂的民族自豪感,大家特别乐意拿着报刊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互相讨论。连乡间百姓在田间地头相遇都要说一句:“你听说了吗,陛下又。。。。。。”
也正因此,离开中原半年之久的晁盖一踏入山海关内,天命值如海水一般向他涌来,一路走,一路数值狂飙,到达燕京时,晁盖的天命值终于突破了三百万。
可见燕云之地百姓对晁盖的认可度之高。
如果从燕京继续南下,经河北、河南进入东京开封,再折返梁山,一路搜集的天命值,应该能飙升到四百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