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宴宁不想和秦贵妃讨论这件事,他直接转移了话题:“母妃,听说四哥晕倒了。”
他一进宫就听说了这件事,宫人都在说瑞王心孝。
秦贵妃也没难为他,而是顺着他的话点头:“顺妃病逝,瑞王不吃不喝守了几天,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皇上怕瑞王出事,把慎王和静王给解足了,让他们劝着点瑞王,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萧宴宁嗯了声,这些天各种各样的消息都有。
有传言说,顺妃病逝前,求过秦太后求过蒋太后也求过皇后,希望她们能替瑞王求情,让皇帝开恩,允许他们母子见一见。只是秦太后身体不适没见顺妃,蒋太后和皇后拒绝了。
事关前朝,她们也没办法劝皇帝改变心意,只能让顺妃再等等,等皇帝气消了,自然就会放瑞王他们出府。
所以有人说顺妃是因记挂瑞王,郁郁而终。
也有传闻说,安福宫的宫人十分不尽心,顺妃临终前竟然没有一个在身边伺候,所以没来得及叫御医,顺妃因此病亡。
萧宴宁觉得甭管是哪个传闻,瑞王只要过不去这个坎,怕是要把怒气转移到皇后和秦贵妃身上,继而更加怨恨太子。
三个皇子禁足,瑞王等人本就怀疑是太子所为,现在顺妃因此病故,瑞王难免会想,他要是没被禁足,顺妃就不会是。
至于埋怨秦贵妃,那完全是因为秦贵妃协理六宫。
秦贵妃和他可能会被瑞王迁怒。
萧宴宁倒不怕被迁怒,瑞王要真是迁怒到秦贵妃和他身上,那他绝不会手软。
只是想到那种场景,心情莫名有些怅然。
到底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一起喝过酒谈过笑,转眼间,大家都变了。
顺妃过世半月,瑞王还没从母亲去世中回过神,那厢刚刚被解除禁足的静王又被御史胡游给弹劾了,说他与通州平王萧琅书信来往密切。
胡游表示,身为皇子,同藩王这般亲近,不是好现象。
静王喊冤,他什么时候和平王书信来往密切了。
胡游则表示,静王派往前去通州送信的人在驿站病了,书信被人发现,那字迹虽非平王所书,但里面却又静王向平王问好之事。
听到这话,静王忙道:“父皇明鉴,那信是祖母挂念平王所写,儿臣当时在给祖母请安,祖母回信时,儿臣便问候了平王叔的身体情况,儿臣并无他意。”
他也是无语了,这么多年,遇到了蒋太后给平王回信,里面都是一些记挂之词,偶尔他就如这次那般问候平王一两句,次数不多,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完。
这些皇帝也知道,而且以前屁事没有,现在怎么都成了他的罪了。
何况无论是平王寄给蒋太后的书信,还是京城寄到通州的书信都会彻底检查,他要是真想在信里说什么,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他是蠢还是傻,才会干这种事。
御史胡游毫不退让:“那太后为何不让太子问候,为何不让瑞王、慎王、福王问候?偏偏只有静王你。”
只要是落到胡游手中的把柄,他连太子都敢弹劾,更何况是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