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会让你解甲归田的。”拓跋晃握了握拳头,发现自己饿了几天,浑身上下却不疲乏,却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他从未感觉过如此好的身体情况……
拓跋晃见案几摆上来,好奇地拿过一支乌木的筷子,随手一折……
啪。
筷子断了。
送饭的宫人吓到了,拓跋晃也吓到了。
“以后你会适应的。”贺穆兰好笑地摇了摇头,声音低了下去:“我刚开始也不适应……”
但最终总是会欣喜若狂。
她现在不过给了他五分之一的力气,按照寇道长的意思,拓跋晃只能承受五分之一,剩下的要在他成年之后再施展一次法术,再传给他五分之一。
哪怕只有这么一点,放在一个五岁孩子的身上,也足以骇人听闻了。
拓跋晃满脸震动地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又拿起另一只筷子……
“好了好了。”贺穆兰抽走他手中的筷子:“等你回宫可以慢慢试,现在还是省两只筷子吧,你还要喝粥呢。”
贺穆兰往他手中塞了个汤勺,再见他的眼神里又出现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忍不住派了他头顶一记。
“好好吃饭!”
拓跋晃这才不甘不愿地低下头来喝粥。
“等你好了,能教我习武吗?”
拓跋晃喝了几口,突然抬起头来问她。
贺穆兰一怔,不知道这位太子是什么意思。
如果她要教他习武,必定要先经过拓跋焘同意,她答应又有什么用?
这样任性的话,以前的拓跋晃是不会说的。
是阳气这么快就发挥了作用,还是其他原因?
贺穆兰小心地观察了拓跋晃几眼,没发现有什么异状,便不置可否地回了他一句:“我现在伤还没好,等伤好了再说吧。”
这便是变相的拖延了。
拓跋晃也不多言,点了点头继续喝粥,宫室中一片静谧,竟隐隐有了几分温馨之意。
***
拓跋焘从南山别宫回来时,已经很晚了。宫中为他开门的宫卫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去的,满脸都是疑惑不解。
难道是翻墙?
应该不会吧?
因为贺穆兰隐隐有了解甲归田之意,外面传闻他绿帽子遮天的流言蜚语也像是苍蝇一样绕了他许多天,拓跋焘的心情实在是太差,就算北凉和北燕连连胜利都无法安慰他的情绪。
就这样一路回了自己的寝宫,拓跋焘刚刚迈入主殿,拓跋焘就见到司夜的宫人犹犹豫豫地凑上来,跪下来传话道:“陛下,后宫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