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 > 第104节(第2页)

第104节(第2页)

题目是讨论到底要不要以德报怨的,宁初夏她又来了,她可是当地睚眦必报代言人。

题目是感恩的,嘿!宁初夏还能用,当初她的老师给了她机会,她也替老师养老送终,每年都为老师作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甚至一度导致有的老师忍不住吐槽,自家学生写什么议论文都一样,开头论点,接下来就是宁初夏,她有时候都看腻了。

在作文上大发光彩的宁初夏,同样在美术课本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代表她画风转换了两幅画作《窗》和《门》现在已经被炒出了高价,据说收藏在宁初夏的两位师兄那,没有出售。

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据说这两幅画,当初是宁初夏的亲生父亲拍下的,为了和她结缘,便把画送回给了她,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算,这损失的钱简直叫首富都心疼。

宁初夏一生不爱名利,致力公益,她对每个对她好的人都予以回报。

她的老师、师兄、朋友,每一个都获得了无数的好处。

在她离世之后,她的画作,更是成为当代艺术殿堂不朽的明珠。

有人在她离世后调查了当年和她曾经一起登上节目的那几位后续情况。

宁家父母出狱后,面对的便是已经出售的房子,他们的宝贝小儿子宁家宝把房子出售便自己跑了,和他们先后出狱的唐新翰出狱不久后便联系不上,他们只能回到了h城,找了个工作艰难地过着日子,等待着两个儿子会有谁回来。

赵家姐弟出狱后因为分钱的问题屡屡争吵,最后勉强做了分割,但因为经营不善,很快便穷困潦倒,曾经关系好到只能相信彼此的姐弟关系彻底分崩离析,甚至互相把彼此当做仇人。

唐新翰出狱之后,隐姓埋名,听说后来改了个名字在一个小镇过上了非常普通的生活,要不是因为再版了五次的《宁初夏自传》多次提到了他的名字,他忍无可忍起诉名誉损害却败诉的话估计都没人知道他在哪,案件败诉后,他便又搬走了。

至于唐海正,听说公司规模后来很小,生活还算普通,但决不许别人和他提起什么画作,否则就会立刻跳脚发火,他的那位小妻子终日和他争吵,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在成年后便选择定居在了别的地方。

“我并非完人,就让他们和我一起留在历史上让他人评说。”——《宁初夏自传》

【任务完成。】

第61章长姐如母(一)

河畔村三面环山,前有河流,出村的唯二道路,一是从稍微平缓的东山山道绕过,二便是踏上这条已经修建了几十年的石桥。

河畔村的物资并不算匮乏,虽说可供种植的田地比外界少了许多,但山上也有果树,猎物,能靠山货补给过活。

这也使得长住在河畔村的村民格外依赖气候,若是气候好时,他们便能靠出售这些稀缺的山货多赚些钱,可若是天时不好,这山中便也没什么收成,甚至还有猛兽袭村的先例,只会过得比其他村落差上许多。

这十年间大源朝风调雨顺,河畔村便也成了十里八乡最富庶的村庄之一,要不是周边地势相对险阻,估计这儿的年轻小伙和未出嫁的姑娘一到年纪,便会被媒婆踏平门槛。

可饶是当地颇为富足,也不能保证家家户户条件都好。

每日的这个时间,村中的妇人姑娘便会集聚在这处无名长河,各自带上装满了脏衣的盆子和捣衣杵,其中条件稍好的,会带上皂角,条件差些的,则基本都是简单地取些草木灰。

聚在一起,除却连绵不绝地捣衣声和河水流动之声外,便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补充着的聊天声音。

这年代没太多娱乐生活,未出嫁的姑娘早早就要跟着家中的长辈学各项持家之道,再学一两样能拿得出手的活,而当家的妇女平日里要管的是一家家务,身体康健的还要随着夫君下田,平日里忙忙碌碌,并没有那么多时间闲聊。

而近来河畔村聊得最多的,便是住在村中,占了一间大屋的宁夫子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